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倾向与自我身体意象的关系及其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价值第12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18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2.1.1 中职学生第13页
        2.1.2 冲动性购买与冲动性购买倾向第13-14页
        2.1.3 自我身体意象第14页
    2.2 冲动性购买行为与自我身体意象关系的相关研究第14-17页
    2.3 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第17-18页
第三章 研究假设和研究思路第18-20页
    3.1 研究目的第18页
    3.2 研究假设第18页
    3.3 研究方法第18-20页
        3.3.1 研究对象第18-19页
        3.3.2 研究工具第19页
        3.3.3 研究步骤第19页
        3.3.4 数据处理第19-20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0-30页
    4.1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倾向的特点第20-24页
        4.1.1 中职学生相关背景信息描述性统计第20-21页
        4.1.2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倾向的描述性统计第21页
        4.1.3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第21-22页
        4.1.4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倾向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第22页
        4.1.5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倾向在城乡上的差异第22-23页
        4.1.6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倾向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第23页
        4.1.7 与其每月可支配消费、每周浏览购物网站时间的相关分析第23-24页
    4.2 中职学生自我身体意象的特点第24-27页
        4.2.1 中职学生自我身体意象的总体情况第24页
        4.2.2 不同性别中职学生身体意象各维度的差异第24-25页
        4.2.3 不同年级中职学生身体意象各维度的差异第25-26页
        4.2.4 不同生源地中职学生身体意象各维度得分的差异第26页
        4.2.5 中职学生冲动性身体意象各维度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第26-27页
    4.3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倾向和身体意象的关系分析第27-30页
        4.3.1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倾向和身体意象的相关分析第27-28页
        4.3.2 中职学生自我身体意象各维度对其冲动性购买的回归分析第28-30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第30-34页
    5.1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倾向的特点第30-32页
    5.2 中职学生身体自我意象的特点第32页
    5.3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倾向与其自我身体意象的关系分析第32-34页
第六章 中职学生冲动性购买的教育管理对策第34-38页
    6.1 提高认识,将消费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第34-35页
    6.2 加大投入,为相关课程的开设提供物质上的保障第35-36页
    6.3 加强消费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第36页
    6.4 加强宣传力度,在教育管理中将消费教育与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第36-37页
    6.5 注重参与体验,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教育第37页
    6.6 齐抓共管,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合力第37-3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38-40页
    7.1 研究结论第38-39页
    7.2 研究创新第39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附录第42-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生家长对电子书包的理解与态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中学历史动态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