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长对电子书包的理解与态度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确定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问题的确定 | 第14页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5-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电子书包 | 第19页 |
2.1.2 理解 | 第19-20页 |
2.1.3 态度 | 第20页 |
2.1.4 家长 | 第20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2.2.1 研究样本 | 第20页 |
2.2.2 研究主题 | 第20-22页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2.3.1 研究样本 | 第22页 |
2.3.2 研究主题 | 第22-24页 |
2.4 已有研究评述 | 第24-27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7-47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1.1 抽样方法 | 第27页 |
3.1.2 问卷试测对象 | 第27页 |
3.1.3 正式测试对象 | 第27-28页 |
3.2 研究变量 | 第28-30页 |
3.2.1 家长个人背景 | 第28-29页 |
3.2.2 家长使用电子书包的环境 | 第29页 |
3.2.3 家长电子书包使用经验 | 第29页 |
3.2.4 子女电子书包使用经验 | 第29-30页 |
3.3 研究工具的开发 | 第30-45页 |
3.3.1 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3.3.2 问卷维度 | 第31-34页 |
3.3.3 试测问卷的编制 | 第34-35页 |
3.3.4 实施预测 | 第35页 |
3.3.5 问卷整理、编号与输入 | 第35页 |
3.3.6 项目分析 | 第35-38页 |
3.3.7 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3.3.8 因素题项的确定 | 第43-44页 |
3.3.9 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3.3.10 效度分析 | 第45页 |
3.4 数据统计方法 | 第45-47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7-81页 |
4.1 样本基本资料描述统计 | 第47-54页 |
4.1.1 家长个人背景 | 第47-50页 |
4.1.2 家长使用电子书包的环境 | 第50-51页 |
4.1.3 家长电子书包使用经验 | 第51-53页 |
4.1.4 子女电子书包使用经验 | 第53-54页 |
4.2 家长对电子书包理解的统计分析与讨论 | 第54-60页 |
4.2.1 家长对电子书包平台的理解 | 第54-56页 |
4.2.2 家长对电子书包应用的理解 | 第56-57页 |
4.2.3 家长对电子书包价值的理解 | 第57-60页 |
4.3 家长对电子书包态度的统计分析与讨论 | 第60-81页 |
4.3.1 家长对电子书包态度的概述 | 第60-65页 |
4.3.2 家长对电子书包态度的分析 | 第65-81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81-8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1-83页 |
5.1.1 家长对电子书包的理解 | 第81-82页 |
5.1.2 家长对电子书包的态度 | 第82-83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83-89页 |
5.2.2 从学校、教师维度出发 | 第85-86页 |
5.2.3 从家长维度出发 | 第86-87页 |
5.2.4 从电子书包设计者维度出发 | 第87-88页 |
5.2.5 从电子书包开发商维度出发 | 第88-89页 |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9-91页 |
6.1 研究不足 | 第8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Ⅰ | 第95-97页 |
附录Ⅱ | 第97-103页 |
附录Ⅲ | 第103-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