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副产品加工及利用论文

纳米鱼骨的制备、特性表征及其对鱼糜胶凝影响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英文缩略语表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1页
    1 鱼骨的结构和力学特性第16-19页
    2 鱼骨的营养组成和钙生物利用率第19-20页
    3 鱼骨的加工利用现状第20-22页
        3.1 鱼骨粉第20页
        3.2 鱼骨泥(骨糊)第20-21页
        3.3 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第21页
        3.4 活性钙第21页
        3.5 胶原蛋白和明胶第21-22页
        3.6 生物活性多肽第22页
        3.7 硫酸软骨素第22页
    4 纳米颗粒的制备和特性表征第22-23页
    5 钙盐对鱼糜凝胶的影响机制第23-28页
        5.1 钙离子对内源性转谷氨酸酰胺酶活力的影响第25-28页
        5.2 钙离子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第28页
        5.3 钙离子形成盐桥第28页
    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31页
        6.1 研究目的第28-29页
        6.2 技术路线第29-30页
        6.3 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纳米鱼骨的干法球磨制备和特性表征第31-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5页
        1.1 材料第31-33页
            1.1.1 实验材料第31-32页
            1.1.2 主要试剂第32页
            1.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2-33页
        1.2 实验方法第33-35页
            1.2.1 纳米鱼骨粉的干法球磨制备第33-34页
            1.2.2 粒度和比表面积的测定第34页
            1.2.3 化学组成的测定第34页
            1.2.4 化学键分析第34页
            1.2.5 微观结构和表面元素分析第34页
            1.2.6 钙离子释放度的测定第34-35页
            1.2.7 数据统计分析第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41页
        2.1 干法球磨条件对鱼骨粉平均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第35-36页
        2.2 干法球磨对鱼骨粉粒度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第36-38页
        2.3 干法球磨对鱼骨粉化学结构的影响第38页
        2.4 干法球磨对鱼骨粉化学组成的影响第38-40页
        2.5 干法球磨对鱼骨粉表面元素分布的影响第40-41页
        2.6 干法球磨对微细化鱼骨粉中钙离子释放的影响第41页
    3 讨论第41-43页
第三章 纳米鱼骨的湿法球磨制备和特性表征第43-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7页
        1.1 材料第43-45页
            1.1.1 实验材料第43-44页
            1.1.2 主要试剂第44页
            1.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4-45页
        1.2 实验方法第45-47页
            1.2.1 纳米鱼骨的湿法球磨制备第45-46页
            1.2.2 粒度和ZETA表面电位的测定第46页
            1.2.3 微观结构第46页
            1.2.4 元素分析第46页
            1.2.5 钙离子释放的测定第46页
            1.2.6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第46-47页
            1.2.7 数据统计分析第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2.1 湿法球磨参数对纳米鱼骨粒径的影响第47-49页
            2.1.1 磨球粒径第47-48页
            2.1.2 搅拌转速第48页
            2.1.3 填充率第48-49页
            2.1.4 球磨时间第49页
        2.2 湿法球磨对纳米鱼骨粒径分布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第49-51页
        2.3 湿法球磨对纳米鱼骨元素分布的影响第51-52页
        2.4 湿法球磨对纳米鱼骨ZETA电位的影响第52页
        2.5 湿法球磨对纳米鱼骨中钙离子释放的影响第52-53页
        2.6 湿法球磨对纳米鱼骨化学结构的影响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5页
第四章 纳米鱼骨对阿拉斯加狭鳕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第55-6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59页
        1.1 材料第55-57页
            1.1.1 实验材料第55-56页
            1.1.2 主要试剂第56-57页
            1.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7页
        1.2 实验方法第57-59页
            1.2.1 鱼糜凝胶的制备第57页
            1.2.2 凝胶强度测试第57-58页
            1.2.3 动态流变第58页
            1.2.4 TGase活力的测定第58页
            1.2.5 SDS-PAGE第58-59页
            1.2.6 数据统计分析第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65页
        2.1 凝胶强度第59-61页
        2.2 动态流变第61-62页
        2.3 TGase活力第62-64页
        2.4 MHC的共价交联第64-65页
    3 讨论第65-67页
第五章 纳米鱼骨和加热速率对太平洋鳕鱼质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第67-7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7-70页
        1.1 材料第67-69页
            1.1.1 实验材料第67-68页
            1.1.2 主要试剂第68页
            1.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68-69页
        1.2 实验方法第69-70页
            1.2.0 纳米鱼骨的制备第69页
            1.2.1 鱼糜凝胶的制备第69页
            1.2.2 凝胶强度测试第69页
            1.2.3 动态流变第69-70页
            1.2.4 TGase活力的测定第70页
            1.2.5 SDS-PAGE第70页
            1.2.6 数据统计分析第7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0-77页
        2.1 凝胶强度第70-72页
        2.2 动态流变第72-74页
        2.3 TGase活力第74-75页
        2.4 MHC的共价交联第75-77页
    3 讨论第77-78页
第六章 纳米鱼骨粒度对白鲢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第78-9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8-83页
        1.1 材料第78-81页
            1.1.1 实验材料第78-79页
            1.1.2 主要试剂第79-80页
            1.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80-81页
        1.2 实验方法第81-83页
            1.2.0 纳米鱼骨的制备第81页
            1.2.1 鱼糜凝胶的制备第81页
            1.2.2 凝胶强度测试第81页
            1.2.3 钙离子含量的测定第81-82页
            1.2.4 TGase活力的测定第82页
            1.2.5 SDS-PAGE第82页
            1.2.6 微观结构(SEM)第82页
            1.2.7 白度第82-83页
            1.2.8 持水性(WHC)第83页
            1.2.9 数据统计分析第8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3-90页
        2.1 凝胶强度第83-85页
        2.2 TGase活力和钙离子浓度第85-86页
        2.4 MHC的共价交联第86-88页
        2.5 微观结构第88页
        2.6 持水性第88-89页
        2.7 白度第89-90页
    3 讨论第90-91页
第七章 纳米鱼骨对鱼肌动球蛋白胶凝影响的机制研究第91-10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1-97页
        1.1 材料第91-93页
            1.1.1 实验材料第91页
            1.1.2 主要试剂第91-93页
            1.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第93页
        1.2 实验方法第93-97页
            1.2.1. 纳米鱼骨(NFB)和纳米羟基磷灰石(HAP)的制备第93-94页
            1.2.2 肌动球蛋白的提取第94-95页
            1.2.3 蛋白凝胶的制备第95页
            1.2.4 凝胶强度测试第95页
            1.2.5 ANS-表面疏水相互作用力的测定第95页
            1.2.6 总游离巯基含量的测定第95-96页
            1.2.7 SDS-PAGE第96页
            1.2.8 微观结构(SEM)第96页
            1.2.9 傅立叶拉曼光谱第96-97页
            1.2.10 数据统计分析第9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7-104页
        2.1 凝胶强度第97-98页
        2.2 ANS-疏水相互作用力和总游离巯基含量第98-99页
        2.3 MHC的共价交联第99-100页
        2.4 微观结构第100-101页
        2.5 拉曼光谱第101-104页
    3 讨论第104-106页
        3.1 纳米鱼骨粒径效应对鱼糜胶凝特性的影响第104页
        3.2 纳米鱼骨中钙离子对鱼糜胶凝特性的影响第104-105页
        3.3 胶原蛋白对鱼糜胶凝特性的影响第105-10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06-109页
    1、结论第106-107页
    2、展望第107-108页
    3、本论文的创新性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3-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尔“认知负荷模式”指导下的法国国家中医院中医培训项目中法交替传译实践研究
下一篇:法语口译译前准备策略研究--以2014年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中法口译活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