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英文缩写和说明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果胶概述 | 第10-16页 |
1.1.1 果胶的来源与含量 | 第10页 |
1.1.2 果胶的结构 | 第10-11页 |
1.1.3 果胶的分类 | 第11页 |
1.1.4 果胶的理化性质 | 第11-13页 |
1.1.5 果胶的提取方法 | 第13-14页 |
1.1.6 果胶性质测定 | 第14-16页 |
1.1.7 果胶的功能和应用 | 第16页 |
1.2 果胶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2.1 果胶脱酯方法及其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2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果胶DE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3 果胶凝胶流变性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2.4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果胶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2.5 DEAE-纤维素分离果胶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3 研究背景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6 创新性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2.3 柑橘果胶碱法脱酯 | 第25-27页 |
2.3.1 碱法脱酯方法 | 第25-26页 |
2.3.2 脱酯果胶DE测定 | 第26页 |
2.3.3 果胶甲氧基摩尔浓度换算 | 第26-27页 |
2.4 FTIR优化果胶DE测定 | 第27-28页 |
2.4.1 不同DE和来源果胶的制备 | 第27页 |
2.4.2 果胶预处理 | 第27页 |
2.4.3 FTIR测定DE | 第27-28页 |
2.5 HPAEC分析果胶DE | 第28-29页 |
2.5.1 脱酯果胶的制备 | 第28页 |
2.5.2 样品配制 | 第28页 |
2.5.3 样品的HPAEC分析 | 第28-29页 |
2.6 果胶凝胶流变性与分子结构关系 | 第29-31页 |
2.6.1 果胶及果胶钙凝胶流变性分析 | 第29-30页 |
2.6.2 柑橘果胶HPAEC分析 | 第30页 |
2.6.3 果胶分离纯化及性质测定 | 第30-31页 |
2.7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63页 |
3.1 不同碱法脱酯条件对果胶DE的影响 | 第32-34页 |
3.1.1 pH对DE影响 | 第32-33页 |
3.1.2 温度对DE影响 | 第33页 |
3.1.3 温度和pH对DE的综合影响 | 第33-34页 |
3.2 果胶碱法脱酯动力学特征 | 第34-37页 |
3.2.1 pH对脱酯速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果胶脱酯反应活化能 | 第36-37页 |
3.3 果胶脱酯热力学特征 | 第37-39页 |
3.4 FTIR测定果胶DE的优化 | 第39-42页 |
3.4.1 不同预处理果胶绘制的FTIR校准直线的差异 | 第39-40页 |
3.4.2 FTIR优化法与滴定法测定DE结果的比较 | 第40-42页 |
3.5 果胶的不同预处理对FTIR图谱及DE测定的影响 | 第42-45页 |
3.5.1 冷冻干燥对样品FTIR图谱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2 样品p H调节对FTIR图谱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3 果胶标准品混合方式对DE测定值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 果胶离子色谱行为与其DE关系 | 第45-47页 |
3.6.1 DE与色谱峰保留时间关系 | 第45-46页 |
3.6.2 HPAEC法与FTIR优化法分析果胶DE结果的比较 | 第46-47页 |
3.7 柑橘高酯果胶凝胶流变性与分子结构关系 | 第47-63页 |
3.7.1 柑橘高酯果胶凝胶流变性分析 | 第47-54页 |
3.7.2 柑橘高酯果胶HPAEC色谱行为 | 第54-56页 |
3.7.3 DEAE-纤维素分离纯化柑橘果胶 | 第56-58页 |
3.7.4 柑橘果胶分离纯化组分分子结构 | 第58-63页 |
4 讨论 | 第63-66页 |
4.1 果胶碱法脱酯及其动力学热力学特性分析 | 第63页 |
4.1.1 果胶碱法脱酯条件 | 第63页 |
4.1.2 果胶脱酯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 | 第63页 |
4.2 果胶碱法脱酯机理分析 | 第63-64页 |
4.3 FTIR优化法分析果胶DE | 第64页 |
4.4 HPAEC分析果胶DE | 第64-65页 |
4.5 果胶凝胶流变性与分子结构关系 | 第65-6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