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7-9页 |
二、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论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泰国汉语教育及孔子学院发展状况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泰国汉语教育发展简述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泰国孔子学院发展状况 | 第15-18页 |
一、泰国孔子学院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二、泰国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泰国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原因和经验 | 第18-23页 |
一、发展原因 | 第18-20页 |
二、发展经验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朱大孔院在中泰两国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 第23-34页 |
第一节 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简介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朱大孔院的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师资 | 第24-29页 |
一、朱大孔院的办学模式 | 第24-25页 |
二、朱大孔院汉语教学及各类培训 | 第25-27页 |
三、朱大孔院的师资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朱大孔院外联与文化活动 | 第29-31页 |
一、朱大孔院与中国政府的联系 | 第29-30页 |
二、朱大孔院与泰皇室及政府的关系 | 第30页 |
三、朱大孔院文化活动 | 第30-31页 |
第四节 朱大孔院在推进中国文化传播和文化外交中的作用 | 第31-34页 |
一、建立了朱大与中国汉办的合作桥梁 | 第31页 |
二、建立了朱大与北大的合作桥梁 | 第31-32页 |
三、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 第32-33页 |
四、促进了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外交的发展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朱大孔院的发展瓶颈 | 第34-45页 |
第一节 教学体制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34-40页 |
一、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 第34-35页 |
二、汉语推广的问题 | 第35-36页 |
三、汉语教师任教前培训的针对性问题 | 第36-37页 |
四、学生自身的问题 | 第37-38页 |
五、文化交流互动问题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三教”问题 | 第40-45页 |
一、教师问题 | 第40-41页 |
二、教材问题 | 第41-44页 |
三、教法问题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实现孔院汉语教学可持续发展路径 | 第45-49页 |
第一节 从深广度上推广汉语教学 | 第45页 |
第二节 启用本土教师及精准教材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明确交流内容,细化岗前培训 | 第46-47页 |
第四节 立足自身优势,突出教学重点 | 第47页 |
第五节 拓宽融资渠道,树立品牌意识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