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言 | 第10-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第11-14页 |
一、关于国家形象构建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关于中国边境陆路口岸文化的研究 | 第12页 |
三、关于中越边境地区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四、关于东兴口岸的研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国家形象构建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4-15页 |
一、国家形象的定义、性质与特征 | 第14-15页 |
二、国家形象构建的定义与要素 | 第15页 |
第四节 东兴口岸构建国家形象:文明之国 | 第15-17页 |
一、东兴口岸构建中国文明国家形象的目的 | 第16-17页 |
二、东兴口岸构建文明国家形象的基础 | 第17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六节 文章结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广西东兴口岸发展历程 | 第19-23页 |
第一节 东兴口岸概况 | 第19-20页 |
一、口岸相关概念 | 第19页 |
二、东兴口岸的历史沿革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东兴口岸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一、区位优势:位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位置 | 第20-21页 |
二、相关发展政策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东兴口岸文化发展现状 | 第23-30页 |
第一节 东兴口岸文化现状调查 | 第23-28页 |
一、东兴口岸京族概况 | 第23-24页 |
二、东兴哈节 | 第24-26页 |
三、中越(东兴-芒街)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 | 第26-27页 |
四、国门图书角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东兴口岸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 | 第28-29页 |
一、东兴口岸在文化发展上的经验 | 第28页 |
二、东兴口岸在文化发展上的不足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东兴口岸构建文明的国家形象 | 第30-41页 |
第一节 东兴口岸通过文化要素构建文明的国家形象 | 第30-33页 |
一、东兴口岸的文化内涵 | 第30-31页 |
二、东兴口岸多样的文化交流方式彰显文明 | 第31页 |
三、东兴口岸构建文明的国家形象取得的成果 | 第31-33页 |
第二节 东兴口岸通过物质和制度建设构建文明的国家形象 | 第33-39页 |
一、东兴口岸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33页 |
二、国门与大桥——东兴口岸联检大楼与北仑河大桥 | 第33-34页 |
三、东兴口岸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不断增多 | 第34-37页 |
四、东兴口岸各种规章制度日益成熟 | 第37-39页 |
第三节 东兴口岸在构建文明国家形象中三要素的关联性分析 | 第39-40页 |
一、文化要素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 | 第39页 |
二、物质要素是表现文化要素的基础 | 第39-40页 |
三、制度要素是文化要素的保障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东兴口岸构建文明国家形象的启示 | 第41-48页 |
第一节 东兴口岸构建文明国家形象的不足 | 第41-43页 |
一、对东兴口岸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 第41-42页 |
二、东兴口岸在构建国家形象过程中的宣传方式相对陈旧 | 第42页 |
三、东兴口岸旅游资源尚有开发空间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东兴口岸构建文明国家形象的启示 | 第43-47页 |
一、政府在口岸文化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更多优惠政策 | 第43-44页 |
二、东兴口岸的文化发展要细化、创新 | 第44-45页 |
三、充分发掘东兴口岸特色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