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10-20页 |
| ·偏误理论与中介语理论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 ·汉字偏误研究 | 第12-17页 |
| ·汉字字表研究 | 第17-20页 |
| ·总结 | 第20页 |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 ·课题研究的缘起 | 第20-21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2-23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韩国留学生汉字偏误语料库的概况及汉字偏误分析 | 第23-42页 |
| 第一节 语料库建库情况及研究依据的说明 | 第23-26页 |
| ·语料来源 | 第23页 |
| ·汉字偏误记录方法 | 第23-24页 |
| ·汉字偏误认定 | 第24-26页 |
| 第二节 韩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类型及偏误字字频统计分析 | 第26-42页 |
| ·错字偏误类型的分析与统计 | 第26-35页 |
| ·别字偏误类型的分析与统计 | 第35-40页 |
| ·其他汉字偏误类型的说明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所用汉字在《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分布考察 | 第42-48页 |
| 第一节 《汉字等级大纲》的研制 | 第42-44页 |
|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研制方法 | 第42-43页 |
| ·《汉字等级大纲》的研制方法 | 第43-44页 |
| 第二节 韩国留学生汉字使用情况考察 | 第44-48页 |
| ·韩国留学生汉字使用字量情况 | 第44-46页 |
| ·韩国留学生汉字使用频次分级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所用汉字与韩文汉字的对比分析 | 第48-56页 |
| 第一节 韩国常用汉字在《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分布考察 | 第48-49页 |
| 第二节 韩国常用汉字与中国现行汉字的比较 | 第49-54页 |
| ·字形完全相同的汉字 | 第50页 |
| ·字形微差的汉字 | 第50-53页 |
| ·字形完全不同的汉字 | 第53-54页 |
| 第三节 韩国留学生所用汉字与韩国常用汉字的相关性比较 | 第54-56页 |
| ·全部使用的汉字和韩国常用汉字的比较 | 第54页 |
| ·偏误字与韩国常用汉字的比较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对韩汉字教学用表的制定 | 第56-62页 |
| 第一节 影响韩国留学生汉字使用情况的因素简析 | 第56-58页 |
| ·主观原因 | 第56-57页 |
| ·客观原因 | 第57-58页 |
| 第二节 对韩汉字教学用表的研制 | 第58-62页 |
| ·选字原则 | 第58-60页 |
| ·分级原则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62-64页 |
| 第一节 研究成果及不足 | 第62-63页 |
| ·研究成果 | 第62页 |
| ·研究不足 | 第62-63页 |
| 第二节 后续研究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一 | 第67-74页 |
| 附录二 | 第74-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情况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