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淡水小龙虾概况 | 第12-16页 |
| ·小龙虾分类来源及其形态特征 | 第12-13页 |
| ·小龙虾的自然习性 | 第13-14页 |
| ·小龙虾的营养价值 | 第14-15页 |
| ·小龙虾的经济价值 | 第15页 |
| ·我国餐饮业小龙虾的安全现状 | 第15-16页 |
|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风险分析 | 第16-23页 |
|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 | 第16-17页 |
| ·风险评估概述 | 第17-21页 |
| ·Monte Carlo模拟技术在食品危害因子暴露评估的应用 | 第21-22页 |
| ·风险管理概述 | 第22-23页 |
| ·风险交流概述 | 第23页 |
|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餐饮业小龙虾中重金属定量风险评估 | 第25-39页 |
| ·样品采集 | 第25-26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 ·检测结果 | 第26页 |
| ·餐饮业小龙虾中重金属风险评估 | 第26-38页 |
| ·危害识别 | 第26-27页 |
| ·危害特征描述 | 第27-28页 |
| ·暴露评估 | 第28-38页 |
| ·风险描述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餐饮业小龙虾中致病菌定性风险评估 | 第39-50页 |
| ·样品采集 | 第39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 ·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 ·餐饮业小龙虾致病菌风险评估 | 第41-49页 |
| ·沙门氏菌 | 第41-43页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第43-45页 |
| ·副溶血性弧菌 | 第45-47页 |
| ·铜绿假单胞杆菌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餐饮业小龙虾其他危害因子污染分析 | 第50-54页 |
| ·样品采集 | 第50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0页 |
| ·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50-53页 |
| ·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的群污染分析 | 第50-51页 |
| ·寄生虫的污染分析 | 第51-52页 |
| ·“洗虾粉”疑似成分的污染分析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餐饮业小龙虾危害因子动态模拟分析 | 第54-63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4-60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4-55页 |
| ·分析方法 | 第55-60页 |
| ·模拟结果 | 第60-62页 |
| ·化学污染物结果 | 第60-61页 |
| ·微生物污染物结果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总结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 附录 | 第74-94页 |
| 附录1. 浙江省餐饮服务评价性抽检抽样单 | 第74-75页 |
| 附录2. 浙江省杭州市居民小龙虾膳食调查 | 第75-76页 |
| 附录3. 浙北地区餐饮业小龙虾中化学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 第76-82页 |
| 附录4. 浙北地区餐饮业小龙虾微生物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 第82-88页 |
| 附录5. 浙北地区餐饮业小龙虾寄生虫的检测结果 | 第88-94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