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助动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0. 引言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7-11页 |
1. 情态助动词的命名 | 第11-14页 |
·已有名称分析 | 第11页 |
·命名及依据 | 第11-13页 |
·情态助动词的定义 | 第13-14页 |
2. 成员的确定及其判定标准 | 第14-20页 |
·原型范畴理论与划分词类的原则 | 第14-16页 |
·可能的典型成员和最大范围成员的确定 | 第16页 |
·情态助动词的判定标准 | 第16-17页 |
·各性质成员的判定 | 第17-20页 |
3. 次类的划分及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 | 第20-22页 |
·次类的划分 | 第20-21页 |
·在词类系统中的地位 | 第21-22页 |
4. 情态助动词与时间的关系 | 第22-35页 |
·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情态助动词句的时间特征 | 第23-28页 |
·VP的时间特征 | 第28-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 第33-35页 |
5. 情态助动词的语用作用 | 第35-47页 |
·情态助动词的以言行事作用 | 第35-42页 |
·情态助动词的礼貌作用 | 第42-45页 |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 | 第45-47页 |
6.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