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本科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成因及其缓解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历史背景 | 第10-11页 |
二、现实背景 | 第11-12页 |
三、理论背景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12-13页 |
一、研究动机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范围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一、关于压力、心理压力及教师压力的研究 | 第17-18页 |
二、关于压力源的研究 | 第18页 |
三、关于压力缓解的策略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内容方面的研究 | 第19-21页 |
二、基于不同视角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进行研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文献研究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假设 | 第24-49页 |
第一节 研究模型及框架 | 第24-25页 |
一、研究模型 | 第24页 |
二、自变量设置 | 第24-25页 |
三、因变量设置 | 第25页 |
四、人口统计学变量设置 | 第25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量表的开发 | 第26-29页 |
一、研究变量的定义 | 第26页 |
二、量表的设计 | 第26-29页 |
第四节 量表预试及修改 | 第29-40页 |
一、小样本信度检验 | 第30-31页 |
二、小样本效度检验 | 第31-40页 |
第五节 正式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40-49页 |
一、正式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40-41页 |
二、正式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41-49页 |
第四章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63页 |
第一节 正式问卷数据的描述统计 | 第49-53页 |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统计 | 第49-50页 |
二、均值和标准差描述统计 | 第50-53页 |
第二节 题项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第53-58页 |
一、性别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53页 |
二、年龄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53-54页 |
三、婚姻状况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54页 |
四、聘用形式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54页 |
五、工作年限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54-55页 |
六、管理学生人数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55-56页 |
七、日均工作时长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56-57页 |
八、月均收入对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差异性检验 | 第57-58页 |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 | 第58-60页 |
一、压力源与压力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二、压力源各维度与压力大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9-60页 |
第四节 回归分析 | 第60-62页 |
第五节 假设检验结果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3-64页 |
一、人口统计资料分析结果 | 第63页 |
二、均值比较分析结果 | 第63-64页 |
第二节 缓解广西本科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建议 | 第64-67页 |
一、加强组织构建,完善高校管理制度 | 第65页 |
二、重视辅导员动机与需求,提高职业能力 | 第65-66页 |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交流,提高社会认同感 | 第66-67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 | 第67页 |
第四节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