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习心理学论文

正误样例和解释方式对初中生解决概率问题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21页
    2.1 样例学习第11-13页
        2.1.1 样例学习的概念第11页
        2.1.2 样例学习的理论基础第11-12页
        2.1.3 样例学习的相关研究第12-13页
    2.2 引发学生主动加工的样例学习研究第13-15页
        2.2.1 不完整样例研究第13-14页
        2.2.2 正误样例研究第14-15页
    2.3 解释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2.3.1 教学解释的概念及相关研究第15-16页
        2.3.2 自我解释的概念及相关研究第16-17页
    2.4 问题提出第17-21页
3 实验一 不同样例学习对初中生概率问题解决的影响第21-25页
    3.1 实验目的第21页
    3.2 实验方法第21-23页
        3.2.1 被试第21页
        3.2.2 实验设计第21页
        3.2.3 实验材料第21-22页
        3.2.4 实验程序第22-23页
    3.3 实验结果第23-25页
        3.3.1 三组被试的概率知识测验成绩的差异性比较分析第23页
        3.3.2 三组被试的后测成绩的差异性比较分析第23-25页
4 实验二 正误样例学习中不同解释方式对初中生概率问题解决的影响第25-30页
    4.1 实验目的第25页
    4.2 实验方法第25-27页
        4.2.1 被试第25页
        4.2.2 实验设计第25-26页
        4.2.3 实验材料第26页
        4.2.4 实验程序第26-27页
    4.3 实验结果第27-30页
        4.3.1 三组被试的概率知识测验成绩的差异性比较分析第27页
        4.3.2 三组被试的即时后测成绩的差异性比较分析第27-29页
        4.3.3 三组被试的延时后测成绩的差异性比较分析第29-30页
5 讨论第30-34页
    5.1 不同样例学习对初中生概率问题解决的影响第30-31页
    5.2 不同解释方式对初中生概率问题解决的影响第31-33页
    5.3 研究不足第33-34页
6 结论第34-35页
7 教学建议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附录A:学习材料第42-58页
附录B:后测材料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好”课程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游戏化仿真培训系统中虚拟角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