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5页 |
1.1 微乳液的概念 | 第14-18页 |
1.1.1 微乳液 | 第14-15页 |
1.1.2 拟三元相图 | 第15-16页 |
1.1.3 胶束溶液的增溶 | 第16-18页 |
1.2 百里香酚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1.2.1 百里香酚的天然来源 | 第18-19页 |
1.2.2 百里香酚的抑菌作用 | 第19-20页 |
1.2.3 百里香酚的抗氧化作用 | 第20-21页 |
1.2.4 百里香酚的包埋载体研究 | 第21-23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百里香酚微乳体系的构建 | 第25-33页 |
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25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2.3.1 不同类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第26-28页 |
2.3.2 离子表面活性剂及乙醇对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百里香酚微乳体系结构分析 | 第33-48页 |
3.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33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3.1.2 实验设备 | 第3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3.2.1 百里香酚-吐温80-乙醇微乳体系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2 示差量热扫描 | 第34-35页 |
3.2.3 微乳体系粒径的测定 | 第35页 |
3.2.4 微乳体系电导率的测定 | 第35-36页 |
3.2.5 微乳体系粘度的测定 | 第36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7页 |
3.3.1 微乳体系热行为分析 | 第36-43页 |
3.3.2 微乳体系粒径的测定 | 第43-44页 |
3.3.3 微乳体系电导率的测定 | 第44-45页 |
3.3.4 微乳体系粘度的测定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百里香酚微乳体系抑菌和抗氧活化性研究 | 第48-58页 |
4.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48-49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48页 |
4.1.2 仪器设备 | 第48-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4.2.1 微乳体系对微生物的动态杀菌作用 | 第49页 |
4.2.2 抑菌面积的计算 | 第49页 |
4.2.3 微乳体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49-5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4.3.1 微乳体系对大肠杆菌的动态杀菌作用 | 第50-52页 |
4.3.2 微乳体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动态杀菌作用 | 第52-54页 |
4.3.3 微乳体系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百里香酚在吐温胶束溶液中的增溶 | 第58-68页 |
5.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58页 |
5.1.1 材料与试剂 | 第58页 |
5.1.2 实验设备 | 第58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5.2.1 吐温80胶束溶液最大增溶量的测定 | 第58-59页 |
5.2.2 百里香酚-吐温80胶束溶液粒径的测定 | 第59页 |
5.2.3 百里香酚-吐温80胶束溶液核磁共振分析 | 第59页 |
5.2.4 百里香酚-吐温80胶束溶液抗氧化性测定 | 第59-60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0-67页 |
5.3.1 吐温80胶束溶液最大增溶量的测定 | 第60-61页 |
5.3.2 百里香酚-吐温80胶束溶液粒径的分析 | 第61-62页 |
5.3.3 百里香酚-吐温80胶束溶液核磁共振分析 | 第62-65页 |
5.3.4 百里香酚-吐温80胶束溶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5-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