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1 甘草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1.1 甘草简介 | 第10页 |
1.1.2 甘草的生理活性成分 | 第10-11页 |
1.1.3 甘草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 第11-12页 |
1.1.4 甘草的抗氧化特性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1.5 甘草提取物在肉类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1.6 甘草原料及其提取物的安全性评价 | 第14-15页 |
1.2 四川白兔及兔肉的抗氧化研究 | 第15-19页 |
1.2.1 四川白兔简介 | 第15-16页 |
1.2.2 兔肉中脂肪酸的氧化及抗氧化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兔肉中蛋白质的氧化及抗氧化研究 | 第17-19页 |
第2章 引言 | 第19-22页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2.1 市售甘草提取物、甘草水提物、醇提物成分分析及抗氧化能力比较 | 第19-20页 |
2.2.2 添加甘草提取物对蒸煮、烘烤等加工过程中的兔肉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20页 |
2.2.3 添加甘草提取物对蒸煮、烘烤等加工过程中的兔肉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 第20页 |
2.2.4 添加甘草提取物对冷藏兔肉的脂肪酸和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3章 三种甘草提取物成分分析及抗氧化能力比较 | 第22-34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3.1.2 药品试剂 | 第22-23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3.1.5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3.2.1 三种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分析 | 第26-28页 |
3.2.2 三种甘草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比较 | 第28-29页 |
3.2.3 三种甘草提取物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 | 第29-30页 |
3.2.4 三种甘草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 | 第30-31页 |
3.2.5 三种甘草提取物在冷藏过程中抗氧化能力稳定性研究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甘草提取物对加工过程中兔肉脂肪及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 第34-6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34页 |
4.1.2 药品试剂 | 第34-35页 |
4.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5页 |
4.1.4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4.1.5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61页 |
4.2.1 三种甘草提取物在蒸煮处理中对兔肉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37-41页 |
4.2.2 三种甘草提取物在烘烤处理中对兔肉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41-46页 |
4.2.3 三种甘草提取物在蒸煮处理中对兔肉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 第46-53页 |
4.2.4 三种甘草提取物在烘烤处理中对兔肉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 第53-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甘草提取物对冷藏兔肉的脂肪和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 第63-7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6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63页 |
5.1.2 药品试剂 | 第63-64页 |
5.1.3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5.1.4 数据处理 | 第65-66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6-73页 |
5.2.1 三种甘草提取物对冷藏中兔肉pH值的影响 | 第66-67页 |
5.2.2 三种甘草提取物对冷藏中兔肉TBARS值的影响 | 第67-68页 |
5.2.3 三种甘草提取物对冷藏中兔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68-70页 |
5.2.4 三种甘草提取物对冷藏中兔肉红度变化的影响 | 第70-71页 |
5.2.5 三种甘草提取物对冷藏中兔肉巯基含量的影响 | 第71-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