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重动句教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12页 |
| ·选题缘起和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语料来源 | 第11-12页 |
| 2. 汉语重动句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 ·汉语重动句本体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 ·重动句的结构特点 | 第12-16页 |
| ·重动句的分类 | 第16-18页 |
| ·重动句的功能研究 | 第18-19页 |
| ·重动句教学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 3. 来华留学生汉语重动句学习情况调查 | 第21-25页 |
| ·调查目的 | 第21页 |
| ·调查内容与调查对象 | 第21-22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 ·调查总结 | 第23-25页 |
| 4. 重动句语义关系研究 | 第25-27页 |
| ·因果关系 | 第25页 |
| ·评说关系 | 第25-27页 |
| 5. 汉语重动句教学策略分析 | 第27-33页 |
| ·重动句语义关系教学策略 | 第27-30页 |
| ·因果关系重动句的教学策略 | 第28-29页 |
| ·评说关系重动句的教学策略 | 第29-30页 |
| ·重动句句法结构教学策略 | 第30-31页 |
| ·重动句表达功能的教学探讨 | 第31-32页 |
| ·注重分析典型重动句型 | 第32-33页 |
| 6. 汉语重动句具体教学建议 | 第33-35页 |
| ·重视口语教材的重动句设计 | 第33页 |
| ·强制性与选择性重动句界限研究 | 第33-34页 |
| ·离合词充当动宾结构 | 第34页 |
| ·状语位置教学分析 | 第34-35页 |
| 7.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 附录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