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基于汉英对比的“V着”类存在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8页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 选题意义第10页
 二、 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研究概况第10-16页
  (一) 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本体研究概况第10-15页
  (二) 汉语“V着”类存在句与英语存在句的对比研究概况第15页
  (三) 汉语“V着”类存在句偏误研究概况第15-16页
  (四) 汉语“V着”类存在句教学研究概况第16页
  (五) 汉语“V着”类存在句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6页
 三、 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第16-18页
  (一) 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 研究理论第17页
  (三) 研究方法第17页
  (四) 语料来源第17页
  (五) 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汉语“V着”类存在句与英语存在句的对比分析第18-33页
 一、 汉语“V着”类存在句与英语存在句的界定及分类第18-22页
  (一) 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界定及分类第18-20页
  (二) 英语存在句的界定及分类第20-22页
 二、 汉语“V着”类存在句与英语存在句的句法及语义对比第22-28页
  (一) 汉语“V着”类存在句与英语存在句A段句法及语义对比第22-24页
  (二) 汉语“V着”类存在句与英语存在句B段句法及语义对比第24-25页
  (三) 汉语“V着”类存在句与英语存在句C段句法及语义对比第25-28页
 三、 汉语“V着”类存在句与英语存在句的语用对比第28-33页
  (一) 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语用分析第28-29页
  (二) 英语存在句的语用分析第29-30页
  (三) 汉语“V着”类存在句与英语存在句语用对比第30-33页
第三章 留学生习得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偏误分析第33-42页
 一、 留学生习得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偏误类型第33-38页
  (一) 遗漏第34-35页
  (二) 误代第35-36页
  (三) 冗余第36-37页
  (四) 错序第37-38页
  (五) 回避第38页
 二、 留学生习得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偏误原因第38-42页
  (一) 母语负迁移第39页
  (二) 教材编排欠佳第39-40页
  (三) 教学引导不足第40-42页
第四章 对教材中汉语“V着”类存在句编排情况的考察第42-47页
 一、 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编排情况第42-44页
  (一) 《新实用汉语课本》中“V着”类存在句的编排情况第42页
  (二) 《汉语教程》中“V着”类存在句的编排情况第42-43页
  (三) 《新汉语教程》中“V着”类存在句的编排情况第43页
  (四) 《标准汉语教程》中“V着”类存在句的编排情况第43-44页
 二、 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编排的优点和缺点第44-47页
  (一) 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编排的优点第44-45页
  (二) 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编排的缺点第45-47页
第五章 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建议第47-51页
 一、 教材编写的建议第47-48页
  (一) 缩短语法项目间隔的时间第47页
  (二) 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第47页
  (三) 加大语料输入密度第47-48页
  (四) 合理引入语用成果第48页
 二、 课堂教学的建议第48-51页
  (一) 及时归纳总结第48页
  (二) 注重对比讲解第48页
  (三) 根据学生水平分层次教学第48-49页
  (四) 优化习题设计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后记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