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塔吉克斯坦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9页
   ·选题缘由第8-9页
   ·研究目的第9页
   ·选题意义第9页
     ·理论意义第9页
     ·实际应用意义第9页
   ·理论来源第9-11页
     ·对比分析理论第9-10页
     ·偏误分析第10-11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5页
     ·汉语否定结构相关研究综述第11-12页
     ·汉语否定结构习得偏误研究第12-13页
     ·汉语否定结构习得过程研究第13-15页
   ·研究设计第15-19页
     ·调查对象情况第15页
     ·问卷设计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9页
2. 汉塔语否定结构成分对比分析第19-22页
   ·名词的否定第19页
   ·动词的否定第19-20页
   ·形容词的否定第20页
   ·否定词与介宾短语的位置对比第20-22页
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22-45页
   ·否定结构调查的总体情况第22-28页
     ·学生整体偏误情况第22-24页
     ·学生整体正确使用情况第24-28页
   ·塔吉克斯坦学生16类汉语否定结构的习得顺序第28-37页
     ·初级水平塔吉克斯坦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顺序第28-31页
     ·中级水平塔吉克斯坦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顺序第31-33页
     ·高级水平塔吉克斯坦学生汉语否定结构习得顺序第33-37页
   ·塔吉克斯坦学生16类汉语否定结构的偏误情况第37-45页
     ·不/没(有)+形容词第37-38页
     ·不/没(有)+心理动词第38页
     ·不/没(有)+能愿动词第38-39页
     ·不/没(有)+动作动词第39-40页
     ·不/没+动结式补语第40-41页
     ·不/没+着/了/过第41-42页
     ·V(+得)+不+形容词第42-43页
     ·不/没+数量补语第43-45页
4. 汉语否定结构的偏误类型第45-51页
   ·“不”与“没(有)”的混用第45-48页
     ·误用否定词“不”的情况第46-47页
     ·误用否定词“没(有)”的情况第47-48页
   ·语序偏误第48-50页
   ·遗漏第50页
   ·误加第50-51页
5.偏误产生的影响因素第51-53页
   ·目的语负迁移的影响第51页
   ·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影响第51页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的影响第51页
   ·语块熟悉度第51-53页
6. 结语第53-55页
附录第55-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首届多元文化与教育国际论坛”口译实践报告-“韩·中·英‘达成类动词与未完成体标记间结合的对比”
下一篇: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新闻标题的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