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首乌酒的研制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配制酒概述 | 第12-14页 |
·配制酒简介 | 第12页 |
·配制酒的特点 | 第12-13页 |
·配制酒所用药材 | 第13-14页 |
·主要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保健功能 | 第14-20页 |
·灵芝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 第14页 |
·灵芝的药理作用 | 第14-16页 |
·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 第16页 |
·何首乌的药用价值 | 第16-18页 |
·枸杞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功能 | 第18-19页 |
·其他中药材的性质及功能 | 第19-20页 |
·配制酒生产的方法 | 第20页 |
·直接浸渍法 | 第20页 |
·先预制香料,再按比例加到基酒中 | 第20页 |
·浸泡与发酵结合法 | 第20页 |
·中药材提取方法 | 第20-23页 |
·溶剂提取 | 第21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 | 第21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第21-22页 |
·酶法提取 | 第22页 |
·微波辅助提取 | 第22-23页 |
·抗氧化性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还原能力测定 | 第23页 |
·DPPH·法测定抗氧化能力 | 第23页 |
·对羟自由基(OH·)的抑制实验 | 第23-24页 |
·ABTS 方法 | 第24页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 | 第24页 |
·对过氧化氢(H_2O_2)的抑制实验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药材浸提工艺 | 第27-40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原料 | 第27页 |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检测方法 | 第28页 |
·浸提工艺流程 | 第28页 |
·灵芝酒液的制备 | 第28-29页 |
·何首乌浸提条件优化 | 第29-31页 |
·其他中药材的浸泡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食用酒精处理 | 第31-32页 |
·灵芝浸提条件研究 | 第32-33页 |
·二苯乙烯苷提取工艺研究 | 第33-34页 |
·提取条件对二苯乙烯苷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34-39页 |
·时间对其他中药液浸提的影响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灵芝首乌酒的勾兑调配与调味 | 第40-54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实验原料 | 第40页 |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0-41页 |
·测定方法 | 第41页 |
·总糖的测定 | 第41页 |
·总酸的测定 | 第41页 |
·pH 值的测定 | 第41页 |
·乙醇浓度的测定 | 第41页 |
·透光率的测定 | 第41页 |
·色度的测定 | 第41页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单宁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第41-47页 |
·工艺流程 | 第41-42页 |
·操作要点 | 第42-43页 |
·勾兑及稳定性处理 | 第43页 |
·品酒方案 | 第43-46页 |
·勾兑调味方案 | 第46-47页 |
·配制酒的稳定性研究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勾兑正交实验 | 第47-49页 |
·调味结果 | 第49-52页 |
·产品质量评价 | 第52-53页 |
·配制酒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灵芝首乌酒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54-64页 |
·前言 | 第54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4-56页 |
·原材料 | 第54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4-5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56页 |
·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 第56页 |
·ABTS 法测定总的抗氧化能力 | 第56-57页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57页 |
·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3页 |
·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第58-59页 |
·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59-60页 |
·对 ABTS 自由基清除率 | 第60-61页 |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61-62页 |
·还原能力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灵芝首乌酒缓解痛经的功效作用 | 第64-70页 |
·前言 | 第64页 |
·病例选择 | 第64-66页 |
·诊断标准 | 第65页 |
·痛经的症状量化评分标准 | 第65-66页 |
·治疗与观察方法 | 第66-67页 |
·治疗方法 | 第66页 |
·观察方法 | 第66-67页 |
·痛经疗效评定及评定标准 | 第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69页 |
·年龄分布 | 第67页 |
·疼痛时间分布 | 第67-68页 |
·病情轻重分布 | 第68页 |
·效果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一、结论 | 第70页 |
二、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