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酿酒工业论文--酿酒微生物论文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S)-芳樟醇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概述第10-11页
     ·萜类化合物分类及应用第10页
     ·萜类化合物的主要生产方法第10-11页
   ·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1-14页
     ·酿酒酵母的优势第11页
     ·酿酒酵母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生物途径第11-13页
     ·酿酒酵母萜类代谢途径上的关键酶第13-14页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研究策略第14-15页
     ·改造代谢途径上关键酶分子的空间组织结构第14-15页
     ·调控 MVA 代谢途径增加前体物质的供给第15页
     ·其他方法第15页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合成萜类化合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2 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单萜化合物面临的问题第16页
   ·立题依据及意义第16-17页
     ·通过酶空间靠近效应促进(S)-芳樟醇合成第16-17页
     ·调控类异戊二烯合成途径促进(S)-芳樟醇生产第17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7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9页
   ·菌株与质粒第19页
   ·培养基第19页
   ·试剂与仪器第19-20页
     ·主要试剂第19-20页
     ·主要仪器第20页
   ·培养方法第20-21页
   ·分子生物学操作第21-27页
     ·DNA 操作方法第21页
     ·AaLS1 与 ApLS1 基因游离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1-22页
     ·ERG20 基因的定点突变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2-23页
     ·融合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页
     ·IDI1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第23-26页
     ·tHMG1 基因整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页
     ·重组菌株的构建第26-27页
   ·测定与分析方法第27-29页
     ·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分析与检测第27页
     ·麦角固醇的测定[47]第27-28页
     ·乙醇耐受性的测定第28页
     ·其他参数的测定第28-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9-41页
   ·(S)-芳樟醇合成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第29-32页
     ·AaLS1 与 ApLS1 基因的扩增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9页
     ·ERG20 基因的定点突变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9-30页
     ·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第30-31页
     ·(S)-芳樟醇产量分析第31页
     ·讨论第31-32页
   ·融合表达对(S)-芳樟醇产量的影响第32-36页
     ·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33页
     ·表达融合酶对(S)-芳樟醇产量的影响第33页
     ·表达融合酶对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第33-35页
     ·表达融合酶对乙醇耐受性的影响第35页
     ·讨论第35-36页
   ·调控酿酒酵母类异戊二烯合成途径强化(S)-芳樟醇合成第36-41页
     ·IDI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页
     ·tHMG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38页
     ·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第38页
     ·调控类异戊二烯合成途径对(S)-芳樟醇产量的影响第38-39页
     ·调控类异戊二烯合成途径对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讨论第40-41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41-43页
 主要结论第41页
 展望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附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传统竹编工艺之现代传承与产品创新研究
下一篇:优良黄酒酵母的选育--快速发酵与低产尿素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