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各种食用油论文--植物油论文

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耐寒性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主要符号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棕榈油生产消费现状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超级棕榈液油理化性质第15页
   ·油脂耐寒性研究现状第15-17页
     ·油脂耐寒性研究意义第15-16页
     ·影响油脂耐寒性因素第16页
     ·油脂耐寒性问题拟解决途径第16页
     ·油脂耐寒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6-17页
   ·乳化剂对油脂结晶的影响第17-21页
     ·乳化剂的结构和功能第17页
     ·乳化剂对油脂结晶的影响第17-18页
     ·乳化剂对油脂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第18-21页
   ·乳化剂对油脂氧化稳定性及煎炸稳定性的影响第21-22页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2-23页
     ·研究目的第22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植物油耐寒性评价方法的建立第23-32页
   ·引言第23页
   ·材料和方法第23-25页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23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23-24页
     ·实验方法第24-25页
       ·油脂预处理第24页
       ·理化指标测定第24页
       ·油脂耐寒性测定第24-25页
       ·固体脂肪含量(SFC)测定第25页
       ·等温结晶第25页
       ·UV 测定第25页
       ·DSC 测定第25页
       ·PLM 测定第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31页
     ·添加蔗糖酯 L-1950.1%前后超级棕榈液油冷冻试验对比第25-26页
     ·添加蔗糖酯 L-1950.1%前后超级棕榈液油化学指标对比第26-27页
     ·添加蔗糖酯 L-1950.1%前后超级棕榈液油储藏过程 SFC 及结晶速率变化第27-28页
     ·超级棕榈液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最佳吸收波长探索第28-29页
     ·不同超级棕榈液油 5°C 结晶过程紫外可见光吸光度曲线对比第29页
     ·添加蔗糖酯 L-1950.1%前后超级棕榈液油储藏过程热熔性质比较第29-30页
     ·添加蔗糖酯 L-1950.1%前后超级棕榈液油储藏过程结晶形态对比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耐寒性的影响第32-43页
   ·前言第32-33页
   ·材料和方法第33-34页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33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33页
     ·实验方法第33-34页
       ·样品制备第33-34页
       ·冷冻试验第34页
       ·黏度第34页
       ·透光率第34页
       ·数据分析第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1页
     ·单甘酯对超级棕榈液油耐寒性的影响第34-35页
     ·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耐寒性的影响第35-36页
     ·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储藏过程中 5 °C 冷冻试验的影响第36-37页
     ·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储藏过程透明度的影响第37-38页
     ·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储藏过程黏度的影响第38-39页
     ·聚甘油脂肪酸酯对超级棕榈液油耐寒性的影响第39-40页
     ·聚甘油脂肪酸酯对超级棕榈液油储藏过程中耐寒性的影响第40-41页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耐寒性的影响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第43-50页
   ·前言第43页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43页
     ·实验仪器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4页
       ·样品制备第44页
       ·氧化稳定性测试第44页
       ·化学指标检测第44页
       ·DSC第44页
       ·PLM第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48页
     ·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 Rancimat 诱导时间的影响第44-45页
     ·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过氧化值的影响第45-46页
     ·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酸价的影响第46-47页
     ·蔗糖酯对超级棕榈液油热熔性质的影响第47页
     ·蔗糖酯对氧化程度超级棕榈液结晶形态的影响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煎炸稳定性影响研究第50-59页
   ·前言第50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50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50-51页
     ·实验方法第51-52页
       ·油脂预处理第51页
       ·油脂气味、滋味及色泽检测第51页
       ·理化指标测定第51页
       ·黏度测定第51页
       ·透光率测定第51-52页
       ·聚合物测定第52页
       ·极性化合物测定第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7页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煎炸过程中色泽和气味的影响第52-53页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煎炸过程黏度度的影响第53-54页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煎炸过程透明度的影响第54页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54-55页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煎炸过程中甘三酯及甘二酯组成的影响第55页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煎炸过程酸价、过氧化值及茴香胺值的影响第55-56页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煎炸过程中聚合物的影响第56-57页
     ·复配乳化剂对超级棕榈液油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的影响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展望第60页
   ·创新点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第67-69页
个人简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螺杆榨油机榨螺参数与榨膛内物料压力关系分析
下一篇:树干毕赤酵母固态发酵条件优化及木聚糖酶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