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 果蔬采后保鲜技术概述 | 第14-17页 |
·果蔬采后的生物保鲜技术 | 第14-15页 |
·化学保鲜技术 | 第15-16页 |
·物理保鲜技术 | 第16-17页 |
2 硅窗气调保鲜技术概述 | 第17-19页 |
3 藜蒿及其贮藏保鲜技术 | 第19-20页 |
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不同包装材料对藜蒿自发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 | 第22-34页 |
1 试验 | 第22-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原料 | 第22页 |
·包装材料 | 第22-23页 |
·方法 | 第23-24页 |
·试样处理 | 第23页 |
·包装方式 | 第23页 |
·藜蒿品质的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23-24页 |
·包装袋内O_2、CO_2浓度的测定 | 第23页 |
·呼吸强度的测定 | 第23页 |
·失重率的测定 | 第23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 | 第24页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活的测定 | 第24页 |
·统计方法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包装袋内气体浓度的变化 | 第24-25页 |
·贮藏期间藜蒿呼吸强度的变化 | 第25-26页 |
·贮藏期间藜蒿失重率的变化 | 第26-27页 |
·贮藏期间藜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贮藏期间藜蒿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贮藏期间藜蒿粗纤维含量的变化 | 第29-30页 |
·贮藏期间藜蒿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贮藏期间藜蒿纤维素酶活的变化 | 第31页 |
·贮藏期间藜蒿果胶酶活的变化 | 第31-3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贮藏条件对硅窗气调包装藜蒿的影响 | 第34-57页 |
1 试验 | 第34-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原料 | 第34页 |
·包装材料 | 第34-35页 |
·方法 | 第35-37页 |
·试验的前处理 | 第35页 |
·包装方式 | 第35-36页 |
·藜蒿品质的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36-37页 |
·感官品质指标的测定 | 第36页 |
·包装袋内O_2、CO_2浓度的测定 | 第36页 |
·失重率的测定 | 第36页 |
·呼吸强度的测定 | 第36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 第37页 |
·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37页 |
·组织总酸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统计方法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55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保鲜效果的影响 | 第37-45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包装袋内O_2、CO_2浓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40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失重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42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包装材料对藜蒿硅窗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 | 第45-49页 |
·不同包装材料对藜蒿硅窗气调包装袋内气体成分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包装材料对藜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包装材料对藜蒿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包装材料对藜蒿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包装材料对藜蒿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9页 |
·硅窗不同位置对藜蒿保鲜效果的影响 | 第49-55页 |
·硅窗不同位置对包装袋内O_2、CO_2浓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硅窗不同位置对藜蒿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硅窗不同位置对藜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硅窗不同位置对藜蒿总酸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硅窗不同位置对藜蒿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3 结论 | 第55-57页 |
·不同硅窗面积对藜蒿保鲜效果的影响 | 第55页 |
·不同包装材料对藜蒿硅窗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硅窗不同位置对藜蒿保鲜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第四章 酒精熏蒸前处理对藜蒿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57-66页 |
1 试验 | 第57-58页 |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原料 | 第57页 |
·包装材料 | 第57页 |
·方法 | 第57-58页 |
·试样处理 | 第57-58页 |
·包装方式 | 第58页 |
·藜蒿品质的测定内容 | 第58页 |
·包装袋内O_2、CO_2浓度的测定 | 第58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58页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第58页 |
·组织总酸含量的测定 | 第58页 |
·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 第58页 |
·腐烂率的测定 | 第58页 |
·统计方法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贮藏期间包装袋内气体浓度的变化 | 第58-60页 |
·贮藏期间水分含量的变化 | 第60-61页 |
·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第61页 |
·贮藏期间总酸含量的变化 | 第61-62页 |
·贮藏期间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 | 第62-63页 |
·贮藏期间藜蒿腐烂率的变化 | 第63-64页 |
3 本章小节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硅窗气调包装延长藜蒿保鲜期的机制研究 | 第66-75页 |
1 试验 | 第66-68页 |
·试验材料 | 第66页 |
·原料 | 第66页 |
·包装材料 | 第66页 |
·方法 | 第66-68页 |
·试验处理 | 第66-67页 |
·包装方式 | 第67页 |
·藜蒿品质的测定内容 | 第67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67页 |
·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 第67页 |
·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67页 |
·过氧化氢(H2O_2)含量的测定 | 第67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67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第67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67页 |
·统计处理与分析 | 第67-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3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第68-69页 |
·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 | 第69页 |
·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的变化 | 第69-70页 |
·过氧化氢(H_20_2)含量的变化 | 第70-71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第71-72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 第72-73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 第73页 |
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发表文章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