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瘦肉精金标检测卡的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概述第10-16页
        1.2.1 盐酸克伦特罗简介第10-11页
        1.2.2 盐酸克伦特罗的功效及作用第11-12页
        1.2.3 盐酸克伦特罗残留对人体的危害第12页
        1.2.4 相关限定标准第12-13页
        1.2.5 常用检测方法第13-16页
            1.2.5.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第13-14页
            1.2.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第14-15页
            1.2.5.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第15页
            1.2.5.4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第15-16页
    1.3 金标检测技术的概述第16-19页
        1.3.1 胶体金的简介第16-17页
        1.3.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史第17页
        1.3.3 金标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第17-18页
            1.3.3.1 食品中农兽药物残留的检测第17-18页
            1.3.3.2 食品中菌类的检测第18页
            1.3.3.3 食品中其他添加物和违禁物的检测第18页
        1.3.4 金标检测技术检测小分子物质的原理第18-19页
        1.3.5 金标检测卡的发展趋势第19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19-22页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页
        1.4.3 本课题创新之处第20-21页
        1.4.4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43页
    2.1 实验仪器设备第22-23页
    2.2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23-29页
        2.2.1 实验动物第23页
        2.2.2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23-25页
        2.2.3 实验耗材第25-26页
        2.2.4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制第26-29页
            2.2.4.1 瘦肉精金标检测卡相关试剂配制第26页
            2.2.4.2 SDS-PAGE蛋白电泳相关试剂配制第26-28页
            2.2.4.3 间接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相关试剂配制第28-29页
            2.2.4.4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浓度相关试剂配制第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43页
        2.3.1 瘦肉精金标检测卡的制备及工艺优化第29-35页
            2.3.1.1 胶体金的烧制第29-30页
            2.3.1.2 不同大小胶体金颗粒的烧制第30页
            2.3.1.3 瘦肉精金标检测卡的制备第30-31页
            2.3.1.4 最佳胶体金颗粒大小的选择第31页
            2.3.1.5 胶体金溶液中K_2CO_3最佳添加量的确定第31页
            2.3.1.6 金标抗体制备过程中最佳抗体添加量的确定第31页
            2.3.1.7 金标抗体制备过程中离心方式的选择第31-32页
            2.3.1.8 金标抗体复溶体积及喷金量的选择第32-33页
            2.3.1.9 T线包被浓度和C线包被浓度的选择第33页
            2.3.1.10 瘦肉精金标检测测卡灵敏度的测试第33-34页
            2.3.1.11 猪肉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第34-35页
        2.3.2 盐酸克伦特罗抗原抗体的初步研究第35-43页
            2.3.2.1 完全抗原的合成第35-37页
            2.3.2.2 完全抗原的鉴定第37-38页
            2.3.2.3 CLB-BSA偶联比的计算第38页
            2.3.2.4 投料比与CLB-BSA偶联比的关系第38页
            2.3.2.5 免疫计划第38-39页
            2.3.2.6 免疫效价的测定第39-40页
            2.3.2.7 硫酸铵分级沉降法纯化抗血清制备多抗第40-41页
            2.3.2.8 纯化后多抗的浓度、纯度变化及半数抑制率第41-42页
            2.3.2.9 将自制抗原抗体用于制备检测卡的效果第42-43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3-66页
    3.1 瘦肉精金标检测卡的制备及调试结果第43-53页
        3.1.1 不同柠檬酸三钠加入量与胶体金最大吸收波长的关系第43页
        3.1.2 最佳胶体金颗粒大小的选择第43-45页
        3.1.3 胶体金溶液中K_2CO_3最佳添加量的确定第45-47页
        3.1.4 金标抗体制备过程中最佳抗体添加量的确定第47-48页
        3.1.5 金标抗体制备过程中离心方式的选择第48-49页
        3.1.6 金标抗体复溶体积及喷金量的选择第49-50页
        3.1.7 T线包被浓度和C线包被浓度的选择第50-51页
        3.1.8 瘦肉精金标检测卡灵敏度的测试结果第51页
        3.1.9 猪肉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第51-53页
    3.2 盐酸克伦特罗抗原抗体的初步研究第53-66页
        3.2.1 完全抗原的鉴定结果第53-55页
            3.2.1.1 CLB-BSA的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第53-54页
            3.2.1.2 紫外全波长扫描法鉴定完全抗原第54-55页
        3.2.2 投料比与CLB-BSA偶联比的关系第55-56页
        3.2.3 免疫效价的测定第56-62页
            3.2.3.1 包被抗原的工作浓度的确定第56-57页
            3.2.3.2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第57-62页
        3.2.4 纯化后多抗的浓度、纯度变化及半数抑制率第62-64页
            3.2.4.1 多抗纯化后的蛋白浓度第62-63页
            3.2.4.2 多抗纯化后纯度的变化第63页
            3.2.4.3 纯化后多抗的半数抑制浓度的测定结果第63-64页
        3.2.5 自制抗原抗体用于制备检测卡的效果第64-66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67页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个人简历第74-75页
研究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电动汽车功能设计研究
下一篇:炼钢—连铸生产调度优化算法与仿真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