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调味品的生产论文

基于美拉德反应的真姬菇调味品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真姬菇概述第11-12页
        1.1.1 真姬菇产业发展情况第11页
        1.1.2 真姬菇食用价值第11-12页
        1.1.3 真姬菇药用价值第12页
    1.2 美拉德反应第12-16页
        1.2.1 美拉德反应机理第13-15页
        1.2.2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第15-16页
    1.3 电子鼻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1 在酒类中的应用第16-17页
        1.3.2 在肉类中的应用第17页
        1.3.3 在果蔬中的应用第17-18页
        1.3.4 在食用香精和调味品中的应用第18页
    1.4 调味品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1 调味品市场现状第18-20页
        1.4.2 复合调味品的研究第20-21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真姬菇复合酶解工艺研究第22-34页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22-23页
        2.1.1 试验原料第22页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2-23页
        2.1.3 实验试剂第23页
    2.2 试验步骤与方法第23-25页
        2.2.1 真姬菇酶解工艺流程第23页
        2.2.2 真姬菇水解蛋白酶的筛选第23-24页
        2.2.3 真姬菇复合酶水解单因素试验第24-25页
        2.2.4 响应面优化真姬菇复合酶水解工艺第2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5-33页
        2.3.1 真姬菇的主要营养成分第25页
        2.3.2 水解蛋白酶的筛选第25-26页
        2.3.3 复合酶酶解工艺单因素试验第26-29页
        2.3.4 响应面法优化真姬菇酶解工艺第29-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真姬菇美拉德反应液的制备第34-50页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34-35页
        3.1.1 试验原料第34页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4页
        3.1.3 试验试剂第34-35页
    3.2 试验步骤与方法第35-38页
        3.2.1 真姬菇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工艺流程第35页
        3.2.2 真姬菇酶解液美拉德反应单因素实验第35-36页
        3.2.3 正交试验设计第36-37页
        3.2.4 电子鼻检测第37页
        3.2.5 感官评定第37页
        3.2.6 数据处理第37-3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8-49页
        3.3.1 美拉德反应条件单因素试验第38-42页
        3.3.2 美拉德反应添加物单因素试验第42-46页
        3.3.3 美拉德反应底物配方优化第46-47页
        3.3.4 电子鼻对美拉德反应液反应前后的对比第47-49页
    3.4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真姬菇复合调味品的制作第50-64页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50页
        4.1.1 试验原料第50页
        4.1.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50页
        4.1.3 试验试剂第50页
    4.2 试验步骤与方法第50-54页
        4.2.1 真姬菇复合调味品的加工工艺流程第50页
        4.2.2 复合调味品制作的操作要点第50-51页
        4.2.3 部分原料的加工第51页
        4.2.4 真姬菇复合调味品配方单因素试验第51-53页
        4.2.5 真姬菇复合调味品配方的优化第53页
        4.2.6 真姬菇复合调味品干燥工艺的研究第53页
        4.2.7 测定方法第53-54页
        4.2.8 颗粒质量评价第5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4-63页
        4.3.1 真姬菇复合调味品配方单因素试验第54-58页
        4.3.2 真姬菇复合调味品配方的优化第58-59页
        4.3.3 真姬菇复合调味品热泵干燥研究第59-60页
        4.3.4 颗粒质量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第60-62页
        4.3.5 产品质量指标第62-63页
    4.4 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5.1 主要结论第64-65页
    5.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高压改性薏米粉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LED黄光对工夫红茶萎凋过程香气相关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