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豆渣的研究现状 | 第7页 |
| ·豆渣功能性物质简介 | 第7-8页 |
| ·抗氧化性介绍 | 第8-9页 |
| ·米曲霉发酵法制备抗氧化物质 | 第9页 |
|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9页 |
|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1-17页 |
| ·主要材料 | 第11页 |
| ·主要仪器 | 第11页 |
| ·豆渣曲制备及多肽、抗氧化液提取工艺流程 | 第11页 |
| ·以豆渣与麸皮为基质制备豆渣曲 | 第11-12页 |
| ·制备种曲 | 第11页 |
| ·制备豆渣曲 | 第11页 |
| ·豆渣曲蛋白酶活力测定 | 第11-12页 |
| ·豆渣曲提取蛋白质和抗氧化物研究 | 第12-13页 |
| ·豆渣曲,外加纤维素酶、果胶酶提取蛋白质和抗氧化物的影响 | 第12页 |
| ·时间对提取液蛋白溶出率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12页 |
| ·温度对对提取液蛋白溶出率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固液比对提取液蛋白溶出率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13页 |
| ·HPLC 测定小肽分子量分布 | 第13页 |
| ·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第13-15页 |
|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13-14页 |
| ·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14页 |
| ·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的测定[43] | 第14页 |
| ·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44] | 第14页 |
| ·提取液还原能力测定[45] | 第14-15页 |
| ·豆渣抗氧化成分的测定方法 | 第15-17页 |
| ·蛋白质及多糖的测定 | 第15页 |
| ·黄酮的测定方法[47] | 第15页 |
| ·多酚的测定方法 | 第15-17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7-39页 |
| ·豆渣的基本组成成分 | 第17页 |
| ·豆渣曲的制备研究 | 第17-21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17-19页 |
| ·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时间对酶活的影响 | 第17-18页 |
| ·培养基水分对产酶酶活的影响 | 第18页 |
| ·接种量对产酶酶活的影响 | 第18-19页 |
| ·添加葡萄糖和硫酸铵对产酶酶活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添加葡萄糖对产酶酶活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添加硫酸铵对产酶酶活的影响 | 第20页 |
|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20-21页 |
| ·豆渣曲提取可溶性多肽及和提取液抗氧化性研究 | 第21-34页 |
| ·不同酶对豆渣曲蛋白质溶出率和提取液抗氧化性研究 | 第22页 |
| ·豆渣曲提取蛋白和提取液抗氧化性研究 | 第22-25页 |
| ·豆渣曲水解液小肽分子量分布 | 第25-27页 |
| ·外加纤维素酶、果胶酶提取蛋白质和提取液抗氧化性研究 | 第27-30页 |
| ·加纤维素酶量对蛋白质溶出率和提取液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提取时间对蛋白溶出率和提取液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28页 |
| ·提取温度对蛋白溶出率和提取液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固液比对蛋白质溶出率和提取液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正交实验 | 第30-31页 |
| ·添加果胶酶助溶提取研究 | 第31-33页 |
| ·加酶量对豆渣曲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31页 |
| ·提取时间对豆渣曲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提取温度对豆渣曲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 ·固液比对豆渣曲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正交实验 | 第33-34页 |
| ·豆渣曲抗氧化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 ·提取液抗氧化活性 | 第35-39页 |
| 主要结论与不足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附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