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8-10页 |
| ·羊毛形态结构 | 第8-9页 |
| ·羊毛防毡缩整理的方法 | 第9-10页 |
| ·DCCA-蛋白酶防毡缩整理 | 第10-14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 ·工艺改进思路 | 第12-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15-21页 |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15页 |
|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 ·实验药品 | 第15页 |
| ·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 ·实验方法及工艺 | 第16-17页 |
| ·DCCA 处理 | 第16页 |
| ·蛋白酶处理 | 第16-17页 |
| ·MTG 处理 | 第17页 |
| ·染色工艺 | 第17页 |
| ·性能测试方法 | 第17-21页 |
| ·织物面积毡缩率的测定 | 第17页 |
| ·碱溶解度测试 | 第17-18页 |
| ·羊毛纤维强力的测定 | 第18页 |
| ·润湿性能测试 | 第18页 |
| ·白度测试 | 第18页 |
| ·上染速率曲线的测定 | 第18页 |
| ·色度值的测定 | 第18页 |
| ·染色牢度测试 | 第18-19页 |
| ·织物的风格测试 | 第19页 |
|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 | 第19页 |
| ·羊毛蛋白酶水解液的紫外扫描 | 第19页 |
| ·蛋白质释放速率测试 | 第19页 |
| ·织物减量率的测定 | 第19页 |
| ·氨基酸分析 | 第19-20页 |
| ·SEM 测试 | 第20页 |
| ·FTIR-ATR 分析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羊毛DCCA-蛋白酶防毡缩工艺的改进 | 第21-32页 |
| ·DCCA-蛋白酶整理对羊毛防毡缩效果的影响 | 第21-23页 |
| ·DCCA 与蛋白酶用量对羊毛防毡缩效果的影响 | 第21-22页 |
| ·不同防缩工艺下羊毛的损伤 | 第22-23页 |
| ·改进工艺与现行工艺对羊毛性能的不同影响 | 第23-31页 |
| ·毡缩率 | 第23-24页 |
| ·羊毛纤维的断裂强力 | 第24页 |
| ·润湿性能 | 第24-25页 |
| ·白度 | 第25-26页 |
| ·染色性能 | 第26-28页 |
| ·织物风格 | 第28-30页 |
| ·抗起毛起球性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MTG 对改进工艺处理试样的影响 | 第32-40页 |
| ·MTG 补强工艺 | 第32-33页 |
| ·改进工艺补强前后羊毛性能的变化 | 第33-38页 |
| ·毡缩率 | 第33-34页 |
| ·断裂强力 | 第34页 |
| ·润湿性能 | 第34-35页 |
| ·白度 | 第35页 |
| ·染色性能 | 第35-37页 |
| ·织物风格 | 第37-38页 |
| ·抗起毛起球性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羊毛改进工艺防毡缩机制的探讨 | 第40-48页 |
| ·羊毛蛋白酶水解液紫外扫描图谱分析 | 第40页 |
| ·DCCA 预处理对蛋白质溶落速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减量率 | 第41页 |
| ·羊毛各组成氨基酸的分析 | 第41-42页 |
| ·SEM | 第42-44页 |
| ·FT-IR ATR 谱图表征处理后羊毛纤维表面结构的变化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48-50页 |
| ·工艺改进 | 第48页 |
| ·MTG 补强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