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选题动机及研究意义第7-9页
     ·选题动机第7-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研究思路、理论及方法第9-11页
     ·研究思路第9页
     ·理论依据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研究对象界定及语料来源说明第11-13页
     ·研究对象界定第11页
     ·语料来源说明第11-13页
第2章 前贤研究综述第13-20页
   ·对同义词、近义词的界定第13-15页
     ·汉语本体研究界的界定第13-14页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界的界定第14-15页
   ·语气副词研究的主要成果概述第15-16页
     ·语气副词的本体研究第15-16页
     ·语气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16页
   ·同义或近义单双音节词的研究概述第16-17页
     ·本体研究第17页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17页
   ·关于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概况第17-19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3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偏误类型第20-31页
   ·普遍范围内的偏误第20-27页
     ·语义混淆引起的偏误第20-23页
     ·语序不当导致的偏误第23-25页
     ·音节搭配不当的偏误第25-27页
   ·特殊结构中的偏误第27-30页
     ·“A”与“A+是”结构的替换不当第27-28页
     ·“A”与“AA”结构的差异第28-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偏误原因分析第31-40页
   ·语内因素第31-35页
     ·意义交叉第31-33页
     ·义项数的影响第33页
     ·同语素的影响第33-34页
     ·音节的限制第34-35页
   ·语际因素:母语负迁移第35页
   ·学习策略因素第35-37页
     ·回避第35页
     ·过度泛化第35-36页
     ·先入为主第36页
     ·重同轻异第36页
     ·求助于权威第36-37页
   ·语外因素第37-39页
     ·词典释义不精确第37-38页
     ·教材解释不科学第38页
     ·教师讲解不严密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的教学对策第40-46页
   ·将语素教学作为词语教学的基础第40-41页
   ·注意归纳共性与个性第41-42页
   ·有效进行词汇偏误分析第42-43页
   ·提高词汇的重现率第43-44页
   ·借鉴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经验第44-45页
   ·坚持循序渐进教学法第45-46页
第6章 结语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1(的)N2”构式研究
下一篇:食品中土霉素、四环素比色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