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0章 引言 | 第11-20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N_1(的)N_2"构式的研究 | 第11-12页 |
·"N_1(的)N_2"构式歧义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第18-20页 |
·研究难点 | 第18页 |
·解决办法 | 第18-20页 |
第一部分 "N_1(的)N_2"构式的句法考察 | 第20-46页 |
第1章 "N_1(的)N_2"构式(A式)的下位类型 | 第20-28页 |
·A式:"N_1的N_2" | 第20-22页 |
·A_1式:"N_1的N_2"之领属关系 | 第20-21页 |
·A_2式:"N_1的N_2"之属性关系 | 第21-22页 |
·B式:"N_1N_2" | 第22-28页 |
·B_1式:"N_1N_2"之属性关系 | 第24页 |
·B_2式:"N_1N_2"之同位关系 | 第24-25页 |
·B_3式:"N_1N_2"之并列关系 | 第25-26页 |
·B_4式:"N_1N_2"之主谓关系 | 第26-28页 |
第2章 "N_1的N_2"(A式)构式特点及其歧义类型 | 第28-36页 |
·A_1式的结构特点 | 第28-31页 |
·N_1的生命度高 | 第28-29页 |
·语义指称 | 第29-30页 |
·名词配价 | 第30-31页 |
·A_2式的构式特点 | 第31-34页 |
·N_1的生命度低 | 第31-32页 |
·语义指称 | 第32-33页 |
·名词配价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N_1N_2"(B式)构式特点及其歧义的产生 | 第36-46页 |
·B_1式的结构特点 | 第36-38页 |
·B_1式的判定 | 第36-37页 |
·N_1对N_2的描写性 | 第37页 |
·B_1式的固定用法 | 第37-38页 |
·B_2式的结构特点 | 第38-40页 |
·B_2式的判定 | 第38-39页 |
·N_1与N_2的内容指称性 | 第39页 |
·N_1与N_2之间的交互性 | 第39-40页 |
·B_3式的结构特点 | 第40-42页 |
·B_3式的判定 | 第40-41页 |
·N_1与N_2的相同类别性 | 第41-42页 |
·N_1与N_2整体与部分功能的一致性 | 第42页 |
·B_4式的结构特点 | 第42-44页 |
·B_4式的判定 | 第42-43页 |
·N_1与N_2的语义差异性 | 第43-44页 |
·B_4式的缩省用法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二部分 "N_1(的)N_2"构式的歧义考察 | 第46-81页 |
第4章 表达形式的静态与动态 | 第46-57页 |
·语言结构体(短语)的静态与动态 | 第46-47页 |
·A式与B式在静态域下的联系 | 第47-51页 |
·唯A_1式 | 第47页 |
·唯B_1式 | 第47-48页 |
·A_1式与B_1式的形义联系 | 第48-49页 |
·A_1式与B_2式的形义联系 | 第49-50页 |
·A_2式与B_1式的形义联系 | 第50-51页 |
·A式与B式在动态域下的联系 | 第51-52页 |
·A式与B式在领属关系上的联系 | 第51页 |
·A式与B式在属性关系上的联系 | 第51-52页 |
·B_5式:领属关系的"N_1N_2"(动态语境中) | 第52页 |
·A式与B式在动态语境下的转化现象 | 第52-55页 |
·结构对称 | 第52-53页 |
·板块组合 | 第53-54页 |
·语义弱显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A式在静态语境中的歧义现象 | 第57-65页 |
·A式的歧义类型 | 第57-58页 |
·没有歧义的A式 | 第57页 |
·有歧义的A式 | 第57页 |
·歧义类型: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的交叉 | 第57-58页 |
·产生歧义的条件 | 第58页 |
·歧义的分类分析 | 第58-63页 |
·N_1(人名)+的+N_2(物名)的歧义组合 | 第58-59页 |
·N_1(人名)+的+N_2(与人有关的抽象名)的歧义组合 | 第59-60页 |
·N_1(人名)+的+N_2(与物有关的抽象名)的歧义组合 | 第60页 |
·N_1(地名)+的+N_2(社会称谓名)的歧义组合 | 第60页 |
·N_1(地名)+的+N_2(抽象名词)的歧义组合 | 第60-61页 |
·N_1(处所名)+的+N_2(物名)的歧义组合 | 第61页 |
·N_1(动物名)+的+N_2(具体物名)的歧义组合 | 第61-62页 |
·N_1(职业名)+的+N_2(亲属称谓)的歧义组合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6章 B式在动态语境中的歧义现象 | 第65-75页 |
·产生歧义的原因 | 第65页 |
·B式在动态语境中的歧义分析 | 第65-68页 |
·B_1式与B_3式之间的歧义现象 | 第65-66页 |
·B_1式与B_5式之间的歧义现象 | 第66-67页 |
·B_2式与B_5式之间的歧义现象 | 第67页 |
·B_3式与B_5式之间的歧义现象 | 第67-68页 |
·B式动态歧义的排歧处理 | 第68-73页 |
·语音制约 | 第68-70页 |
·语义制约 | 第70-71页 |
·上下文制约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7章 几点启示 | 第75-78页 |
·规范日常用语 | 第75-76页 |
·对外汉语教学 | 第76-78页 |
第8章 结语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