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0 前言 | 第16-1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8-33页 |
·对虾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8-22页 |
·对虾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对虾保鲜技术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冰温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2-25页 |
·冰温保鲜的机理 | 第22-23页 |
·国内外冰温技术的研究概况 | 第23页 |
·国内外冰温技术在对虾保鲜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冰温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 第24-25页 |
·展望 | 第25页 |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25-26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3页 |
2 凡纳滨对虾冰温贮藏下品质特性的评价 | 第33-50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实验原料 | 第33-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凡纳滨对虾冰点测定 | 第34-35页 |
·对虾贮藏 | 第35页 |
·样品准备 | 第35页 |
·样品测定 | 第35-37页 |
·统计分析 | 第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3页 |
·凡纳滨对虾冰点测定结果 | 第37-39页 |
·营养成分变化 | 第39页 |
·感官变化 | 第39-40页 |
·质构变化 | 第40-41页 |
·色差变化 | 第41-42页 |
·生化变化 | 第42-43页 |
·数据统计 | 第43-45页 |
·因子与距离相关分析 | 第43页 |
·因子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距离相关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8页 |
·凡纳滨对虾品质特性的研究方法 | 第45-47页 |
·冰温贮藏对凡纳滨对虾品质特性的影响 | 第47页 |
·冰温对虾品质鉴定体系的建立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3 凡纳滨对虾低温相变区间热特性的研究 | 第50-75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实验原料 | 第51页 |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主要仪器 | 第51页 |
·样品制备 | 第51-52页 |
·新鲜凡纳滨对虾样品的制备 | 第51页 |
·添加调节剂对虾样品的制备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冰点(θ)和冻结点(T_f)的测定 | 第52-53页 |
·水分(ω)含量的测定 | 第53页 |
·不可冻结含水率(α)的测定 | 第53页 |
·表观比热(C_(app))的测定 | 第53-54页 |
·热焓(H)的测定 | 第54页 |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参数的优化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72页 |
·新鲜凡纳滨对虾热特性分析 | 第56-57页 |
·添加调节剂的凡纳滨对虾热特性分析 | 第57-58页 |
·回归方程及参数分析 | 第58-60页 |
·单因素分析 | 第60-61页 |
·交互作用分析 | 第61-68页 |
·热特性参数的优化 | 第68-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4 混料设计优化凡纳滨对虾气调配比的研究 | 第75-91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实验材料 | 第76-77页 |
·实验原料 | 第76页 |
·主要试剂 | 第76页 |
·主要仪器 | 第76-77页 |
·实验方法 | 第77-79页 |
·凡纳滨对虾冰点测定 | 第77页 |
·实验设计 | 第77页 |
·对虾的包装及贮藏 | 第77-78页 |
·微生物分析 | 第78页 |
·感官分析 | 第78-79页 |
·汁液流失率的测定 | 第79页 |
·pH的测定 | 第79页 |
·TVB-N的测定 | 第79页 |
·统计分析 | 第79-8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0-87页 |
·凡纳滨对虾贮藏设备温度波动结果 | 第80页 |
·新鲜凡纳滨对虾品质特性分析 | 第80-81页 |
·微生物分析 | 第81-83页 |
·感官分析 | 第83-84页 |
·汁液流失率分析 | 第84-85页 |
·pH值分析 | 第85页 |
·TVB-N值分析 | 第85-86页 |
·最佳气气调配比的确定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5 不同包装方式的凡纳滨对虾冰温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生化及感官特性的变化规律 | 第91-110页 |
引言 | 第91页 |
·实验材料 | 第91-93页 |
·实验原料 | 第91-92页 |
·主要试剂 | 第92页 |
·主要仪器 | 第92-93页 |
·实验方法 | 第93-95页 |
·凡纳滨对虾冰点测定 | 第93页 |
·凡纳滨对虾的包装及贮藏 | 第93页 |
·微生物分析 | 第93-94页 |
·生化分析 | 第94页 |
·感官描述性分析 | 第94-95页 |
·统计分析 | 第9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5-102页 |
·凡纳滨对虾贮藏设备温度波动结果 | 第95-96页 |
·不同包装方式凡纳滨对虾冰温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特性的变化情况 | 第96-98页 |
·不同包装方式凡纳滨对虾冰温贮藏过程中生化特性的变化情况 | 第98-100页 |
·不同包装方式凡纳滨对虾冰温贮藏过程中感官特性的变化情况 | 第100-102页 |
·讨论 | 第102-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0页 |
6 凡纳滨对虾抑菌剂的筛选及最佳配比的优化 | 第110-130页 |
引言 | 第110-111页 |
·实验材料 | 第111-112页 |
·实验原料 | 第111页 |
·主要试剂 | 第111页 |
·主要仪器 | 第111-1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12-115页 |
·凡纳滨对虾冰点测定 | 第112页 |
·凡纳滨对虾的包装及贮藏 | 第112页 |
·抑菌剂的初步筛选 | 第112-113页 |
·单一抑菌剂对腐败菌菌株的抑制 | 第113-114页 |
·复配抑菌剂最佳配比的优化 | 第114-115页 |
·统计分析 | 第11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6页 |
·凡纳滨对虾贮藏设备温度波动结果 | 第115-116页 |
·抑菌剂的初步筛选 | 第116-117页 |
·单一抑菌剂对腐败菌的抑制 | 第117-119页 |
·复配抑菌剂最佳配比的优化 | 第119-125页 |
·复配抑菌剂作用效果的验证 | 第125-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2页 |
·结论 | 第130-131页 |
·展望 | 第131-132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2-133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作者简历 | 第135-13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