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绪论 | 第6-10页 |
| 第一章 视觉行为动词的基本概述 | 第10-17页 |
| 第一节 视觉行为动词的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 一、视觉行为和视觉行为动词 | 第10-13页 |
| 二、视觉行为动词的分类 | 第13-15页 |
| 第二节 视觉行为动词的语义分析 | 第15-17页 |
| 一、视觉行为动词的语义考察 | 第15页 |
| 二、视觉行为动词的语义特征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视觉行为动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 第17-26页 |
| 第一节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考察 | 第17-19页 |
| 一、《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研究概述 | 第17-18页 |
| 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视觉行为动词的分布情况 | 第18页 |
| 三、《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视觉行为动词的分布特征 | 第18-19页 |
| 第二节 新HSK中视觉行为动词的考察 | 第19-20页 |
| 一、新HSK中视觉行为动词的研究概述 | 第19页 |
| 二、新HSK大纲中视觉行为动词的分布情况 | 第19-20页 |
| 三、新HSK中视觉行为动词的分布特征 | 第20页 |
| 第三节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中视觉行为动词的考察 | 第20-26页 |
| 一、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研究概述 | 第21-22页 |
| 二、《博雅汉语》中视觉行为动词的考察 | 第22-23页 |
| 三、《汉语教程》中视觉行为动词的考察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留学生习得视觉行为动词的偏误分析 | 第26-35页 |
| 第一节 语料库偏误考察概述 | 第26-29页 |
| 一、偏误分析理论 | 第26页 |
| 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字符串检索考察 | 第26-27页 |
| 三、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40个视觉行为动词的偏误考察 | 第27-29页 |
| 第二节 HSK动态语料库中视觉行为动词的偏误分析 | 第29-32页 |
| 一、视觉行为动词的语义偏误 | 第29-30页 |
| 二、视觉行为动词的语用偏误 | 第30-31页 |
| 三、视觉行为动词的语法偏误 | 第31-32页 |
| 第三节 视觉行为动词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32-35页 |
| 一、母语负迁移 | 第32页 |
| 二、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 第32-33页 |
| 三、学习策略 | 第33-34页 |
| 四、学习环境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对外汉语视觉行为动词教学实践 | 第35-51页 |
| 第一节 对外汉语视觉行为动词教学原则 | 第35-38页 |
| 一、对比性教学原则 | 第35-36页 |
| 二、实用性教学原则 | 第36-37页 |
| 三、启发式教学原则 | 第37-38页 |
| 四、教师中立原则 | 第38页 |
| 第二节 视觉行为动词的教学设计 | 第38-51页 |
| 一、《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中“看”“见面”“参观”的教学设计 | 第38-44页 |
| 二、《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中“注视”“观测”的教学设计 | 第44-47页 |
| 三、《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中“浏览”和“凝视”的教学设计 | 第47-51页 |
| 结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