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本体方面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留学生偏误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表强调“是……的”句的偏误情况调查及分析 | 第14-18页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14页 |
(二)调查意义 | 第14页 |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14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14页 |
(二)调查方法 | 第14页 |
三、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第14-15页 |
四、调查问卷统计及结果分析 | 第15-18页 |
(一)完成对话统计结果分析 | 第15-16页 |
(二)回答问题统计结果分析 | 第16页 |
(三)提问并作出回答统计结果分析 | 第16-18页 |
第三章 表强调 “是……的”句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 第18-25页 |
一、偏误类型 | 第18-22页 |
(一)遗漏偏误 | 第18-20页 |
(二)错序偏误 | 第20-21页 |
(三)误代偏误 | 第21-22页 |
二、偏误原因 | 第22-25页 |
(一)本体研究不足 | 第22页 |
(二)教师的教学问题 | 第22-23页 |
(三) 学生自身的因素 | 第23-24页 |
(四)教材编排的问题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表强调“是……的”句的教学对策 | 第25-29页 |
一、结合本体研究 | 第25页 |
二、改进教学方法 | 第25-27页 |
(一)系统、全面地讲解“是 | 第25-26页 |
(二)加强语感教学 | 第26页 |
(三)设计情境,加强“是……的”句练习的交际性 | 第26-27页 |
(四)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第27页 |
三、加强学法指导 | 第27页 |
四、完善教材编排 | 第27-29页 |
(一)注重语法点的贯穿和衔接 | 第27-28页 |
(二)增加教材编排的趣味性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录 | 第32-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