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连动句习得偏误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对象第10-11页
    1.3 语料来源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1-12页
        1.3.1 语料来源第11页
        1.3.2 “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范围界定第11-12页
    1.4 相关研究述评第12-18页
        1.4.1 连动句本体研究第12-15页
        1.4.2 对外汉语教学下的连动句研究第15-18页
第2章 连动句测试卷设计及结果分析第18-26页
    2.1 测试卷的测试目的和方法第18页
        2.1.1 测试目的第18页
        2.1.2 测试方法第18页
    2.2 测试卷的设计第18-19页
    2.3 测试卷的结果分析第19-26页
        2.3.1 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连动句的测试结果分析第19-22页
        2.3.2 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连动句的测试结果分析第22-24页
        2.3.3 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连动句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第24-26页
第3章 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连动句习得顺序研究第26-29页
    3.1 前人连动句习得顺序研究述评第26-27页
    3.2 基于正确使用相对频率的连动句习得顺序研究第27-29页
第4章 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连动句习得偏误类型第29-44页
    4.1 偏误分析理论第29页
    4.2 偏误类型第29-44页
        4.2.1 方式/工具型连动句第30-32页
        4.2.2 目的型连动句第32-33页
        4.2.3 先后/连续型连动句第33-35页
        4.2.4 重动句(1)型连动句第35-36页
        4.2.5 重动句(2)型连动句第36-38页
        4.2.6 “有/没有/无”型连动句第38-39页
        4.2.7 正反型连动句第39-41页
        4.2.8 其他方面的偏误第41-44页
第5章 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连动句偏误原因分析第44-50页
    5.1 学生方面的因素第44-47页
        5.1.1 母语负迁移第44-45页
        5.1.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第45页
        5.1.3 汉语知识掌握不牢固第45-46页
        5.1.4 回避策略第46-47页
    5.2 学习环境方面的因素第47-50页
        5.2.1 教师教学方面第47-49页
        5.2.2 教材方面第49-50页
第6章 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连动句教学对策第50-58页
    6.1 教师教学方面的教学对策第50-55页
        6.1.1 教师讲练要充分第50-51页
        6.1.2 教师引导要得当第51-53页
        6.1.3 注重语法点间的联系第53-55页
        6.1.4 帮助留学生克服回避心理第55页
    6.2 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第55-58页
        6.2.1 连动句编写方面第56页
        6.2.2 例句设置方面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关日语经营类文本的书面翻译--以伊藤元重的《经营经济学》为例
下一篇:2006—2014年度汉语新词语中“X族”词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