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1.1 选题原因 | 第7-8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8页 |
1.3 概念说明 | 第8-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2.1 反拨效应的定义 | 第9页 |
2.2 反拨效应的分类 | 第9-10页 |
2.2.1 正面的反拨效应和负面的反拨效应 | 第9-10页 |
2.2.2 高强度的反拨效应和低强度的反拨效应 | 第10页 |
2.2.3 预期反拨效应和非预期反拨效应 | 第10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2.3.1 语言测试对学习者及其学习行为的反拨效应 | 第11-12页 |
2.3.2 语言测试对教师及其教学行为的反拨效应 | 第12页 |
2.3.3 语言测试对语言教育系统的反拨效应 | 第12-14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14-20页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4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14-15页 |
3.3 问卷调查 | 第15-17页 |
3.3.1 被调查者 | 第15-16页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6-17页 |
3.3.3 数据收集 | 第17页 |
3.3.4 数据分析 | 第17页 |
3.4 访谈 | 第17-20页 |
3.4.1 被采访者 | 第17-18页 |
3.4.2 数据收集 | 第18-19页 |
3.4.3 数据分析 | 第19-20页 |
第4章 问卷调查的结果 | 第20-26页 |
4.1 汉语学习者对HSK的认识 | 第20-22页 |
4.2 备考计划 | 第22-23页 |
4.3 学习汉语的活动 | 第23-25页 |
4.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5章 访谈结果 | 第26-34页 |
5.1 对俄罗斯学生马维的访谈 | 第26-27页 |
5.2 对韩国学生林昭延的访谈 | 第27-28页 |
5.3 对葡萄牙学生利玛的访谈 | 第28-29页 |
5.4 对俄罗斯学生娜吉娅的访谈 | 第29-31页 |
5.5 对泰国学生刘兰玲的访谈 | 第31页 |
5.6 对韩国学生李京恩的访谈 | 第31-32页 |
5.7 小结 | 第32-34页 |
第6章 HSK对汉语学习者的反拨效应 | 第34-37页 |
6.1 HSK对汉语学习者的反拨效应 | 第34-35页 |
6.2 影响反拨效应的因素 | 第35-37页 |
第7章 结语 | 第37-39页 |
7.1 主要观点 | 第37页 |
7.2 建议 | 第37-38页 |
7.3 本论文的不足 | 第38页 |
7.4 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