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论文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1 绪论第13-21页
   ·常见的水产品干燥方法第13-15页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第15-19页
     ·超临界流体的概念和特性第15-16页
     ·超临界流体干燥的发展历程第16-17页
     ·超临界流体干燥的分类第17页
     ·超临界CO_2 干燥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17-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_2 干燥动力学第21-38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材料及预处理第22页
     ·试剂与仪器第22-23页
     ·试验方法第23-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37页
     ·干燥方法对干燥动力学的影响第25页
     ·前处理条件对干燥动力学的影响第25-28页
     ·干燥参数对干燥动力学的影响第28-30页
     ·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0-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神经网络优化超临界CO_2 干燥罗非鱼片的工艺第38-53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材料及前处理第39页
     ·仪器与设备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52页
     ·试验方案的确定第40-41页
     ·神经网络模型基础第41-42页
     ·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第42-45页
     ·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和分析第45-51页
     ·神经网络模型的检验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超临界CO_2 干燥罗非鱼片的传质模型和数值模拟第53-63页
   ·超临界CO_2 干燥罗非鱼片的过程分析第54-55页
   ·超临界CO_2 干燥罗非鱼片的传质质量守恒模型第55-56页
   ·传质数学模型的假设和简化第56-57页
   ·数学模型的求解第57-61页
     ·模型需要输入的参数第57页
     ·参数的计算方法第57-59页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9-61页
   ·模型的验证及分析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页
 符号说明第62-63页
5 超临界CO_2 干燥对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第63-78页
   ·材料与方法第63-67页
     ·材料及预处理第63页
     ·仪器与试剂第63-64页
     ·试验方法第64-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77页
     ·营养成分分析第67-69页
     ·微生物特征第69页
     ·感官特征第69-71页
     ·微观结构第71-73页
     ·收缩率第73-74页
     ·复水率第74-75页
     ·复原率第75-76页
     ·硬度和弹性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总结论第78-79页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录第86-87页
作者简介第87-88页
导师简介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牡蛎蛋白饮料色泽变化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罗非鱼片热泵干燥模型及其干燥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