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1章 汉语国际推广的当前形势 | 第13-19页 |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 第13-15页 |
·孔子学院的定位 | 第13-14页 |
·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 | 第14-15页 |
·“汉语热”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持续升温 | 第15-19页 |
·“汉语热”归根结底就是“中国热” | 第15-16页 |
·孔子学院在“汉语热”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 第16-18页 |
·清醒认识“汉语热” | 第18-19页 |
第2章 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发展仍面临制约因素 | 第19-23页 |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驳斥“中国文化侵略论” | 第19页 |
·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限制 | 第19-21页 |
·符合当地汉语教学实际应用的全新教材严重缺失 | 第21-23页 |
第3章 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 第23-27页 |
·孔子学院前期筹备阶段工作所发挥的桥梁作用 | 第23-24页 |
·搭建国家汉办与维尔纽斯大学合作的桥梁 | 第23页 |
·搭建辽宁大学与维尔纽斯大学合作的桥梁 | 第23-24页 |
·孔子学院的揭牌仪式发挥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 第24-26页 |
·孔子学院的筹备工作为两校第一次具体合作创造了机会 | 第24页 |
·孔子学院筹备工作也加深了辽宁大学与驻立大使馆的合作关系 | 第24-25页 |
·孔子学院成立大会聚焦了立陶宛的目光 | 第25-26页 |
·孔子学院积极推动两校合作、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活动 | 第26-27页 |
·辽宁大学与维尔纽斯大学展开学术交流 | 第26页 |
·孔子学院主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 第26-27页 |
第4章 孔子学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27-30页 |
·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孔子学院行政管理工作力量有限 | 第27页 |
·师资短缺而且难以开展科研 | 第27-28页 |
·本土教材研发难度大 | 第28页 |
·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28-30页 |
·科学加强孔子学院行政建设 | 第28页 |
·努力推动汉语教学资源共享 | 第28-29页 |
·经常向孔子学院总部收集最新教材出版信息 | 第29-30页 |
结束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录 | 第33-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