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V+X+Q_动”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9页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缘由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V+X+Q_动”结构相关研究概况第10-16页
  (一) 本体研究概况第10-14页
  (二)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概况第14-16页
  (三) 存在的不足第16页
 三、 本文研究工作第16-19页
  (一) 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 理论方法第17-18页
  (三) 语料说明第18-19页
第二章 “V+X+Q_动”结构研究第19-34页
 一、 句法层面研究第19-26页
  (一) 动量词的分类第19-20页
  (二) 动量词对数词的选择第20-22页
  (三) “V+X+Q_动”结构句法研究第22-26页
 二、 语义层面研究第26-29页
  (一) 动量词与动词的语义互选第26-28页
  (二) “‘V+X+Q_动和 X+Q_动+V’”结构的语义差异第28-29页
 三、 语用层面研究第29-34页
  (一) “V+X+Q_动”结构语用功效研究第30-31页
  (二) “V+X+Q_动”结构与 NP 共现的语用研究第31-34页
第三章 “V+X+Q_动”结构偏误研究第34-41页
 一、 偏误类型第34-37页
  (一) 动词的漏用第35页
  (二) 动量词与其他词语不搭配第35-36页
  (三) 动量短语漏用和多余第36页
  (四) 动量短语与其他短语相互误用第36页
  (五) 动量短语位置不正确第36-37页
  (六) “V+X+Q_动”结构的误用第37页
 二、 偏误原因第37-41页
  (一) 母语负迁移第38-39页
  (二) 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第39页
  (三) 目的语相关句式混淆第39-40页
  (四) 借用动量词使用的回避第40-41页
第四章 “V+X+Q_动”结构的教学策略第41-49页
 一、 教学原则第41-42页
  (一) 遵循讲练结合原则第41-42页
  (二)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第42页
 二、 教学策略第42-49页
  (一) 语义教学第43-47页
  (二) 语用教学第47-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后记第55-56页
个人简历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语汉字词在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及教学对策
下一篇:综合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