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械与设备论文

多风道清选装置设计方法及清选损失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24-25页
第一章 绪论第25-39页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第25-2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27-35页
        1.2.1 风机结构及气流场分布对风选性能的影响第27-29页
        1.2.2 联合收获机工作参数和作业性能监测研究第29-31页
        1.2.3 籽粒清选损失监测装置研究第31-33页
        1.2.4 联合收获机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第33-3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5-3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35-37页
        1.3.2 主要技术路线第37-38页
    1.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二章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多风道清选装置设计方法第39-59页
    2.1 单出风口风筛式清选装置作业性能评价第39-46页
        2.1.1 清选室内水稻脱出混合物及气流场分布规律第41-44页
        2.1.2 脱出混合物各成分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第44-45页
        2.1.3 单出风口清选装置性能差的成因第45-46页
    2.2 双出风口多风道清选装置的总体方案第46-48页
    2.3 多风道清选室不同部位清选负荷分析第48-53页
        2.3.1 双出风口离心风机清选负荷计算第49-51页
        2.3.2 风机各出风口当量阻力系数计算第51-53页
    2.4 清选负荷数值模拟方法第53-56页
    2.5 本章小结第56-59页
第三章 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内部气流场数值模拟第59-89页
    3.1 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结构设计第59-64页
        3.1.1 离心风机性能评价标准第59-62页
        3.1.2 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结构参数第62-64页
    3.2 风机内部及各出风口流场分布数值模拟第64-72页
        3.2.1 数值模拟参数设置第64-66页
        3.2.2 数值模拟结果试验验证第66-72页
    3.3 不同清选负荷下风机工作特性曲线绘制第72-74页
    3.4 清选负荷对风机内部气流场分布的影响第74-82页
        3.4.1 清选负荷对风机I内部气流场的影响第74-77页
        3.4.2 清选负荷对风机II内部气流场的影响第77-79页
        3.4.3 清选负荷对风机III内部气流场的影响第79-82页
    3.5 不同清选负荷下风机各出风口气流量变化对比第82-84页
    3.6 工作参数变化对风机II出风口气流流量的影响第84-88页
        3.6.1 风机转速对各出风口气流流量的影响第84-85页
        3.6.2 分风板I变化对各出风口气流流量的影响第85-87页
        3.6.3 分风板II变化对各出风口气流流量的影响第87-88页
    3.7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四章 多风道清选装置工作参数对气流场分布的影响第89-117页
    4.1 双出风口多风道清选试验台的研制第89-101页
        4.1.1 多风道清选装置三维设计第89-91页
        4.1.2 多风道清选室内气流场数值模拟第91-93页
        4.1.3 双出风口多风道清选试验台结构与功能第93-97页
        4.1.4 清选室内气流速度数值模拟结果验证第97-101页
    4.2 双出风口多风道清选装置性能试验第101-104页
        4.2.1 清选性能检测试验物料准备第101-102页
        4.2.2 清选性能检测方法第102-104页
    4.3 双出风口多风道清选室内气流场变化规律研究第104-114页
        4.3.1 不同工况下清选室内不同测点处气流速度第104-107页
        4.3.2 不同测点处气流速度与清选性能关联性分析第107-109页
        4.3.3 工作参数对清选室内各测点处气流速度的影响第109-114页
    4.4 双出风口多风道清选装置性能检测田间试验第114-115页
    4.5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五章 籽粒清选损失监测系统及试验第117-143页
    5.1 水稻脱出混合物碰撞敏感板力学特性第117-126页
        5.1.1 水稻脱出物与敏感板碰撞瞬态响应过程分析第117-119页
        5.1.2 水稻脱出物与敏感板碰撞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第119-126页
    5.2 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分辨能力与系统阻尼比关系第126-136页
        5.2.1 系统阻尼比对碰撞信号衰减时间影响的动力学基础第129-132页
        5.2.2 附加约束阻尼层在敏感板最佳敷设位置第132-136页
    5.3 籽粒清选损失监测传感器性能检测田间试验第136-141页
        5.3.1 籽粒清选损失监测数学模型第136-138页
        5.3.2 田间监测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第138-141页
    5.4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六章 籽粒清选损失模糊控制系统与试验第143-175页
    6.1 整体研究思路第143页
    6.2 清选装置作业状态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第143-154页
        6.2.1 系统硬件第144-146页
        6.2.2 系统软件第146-154页
    6.3 不同工作参数下清选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第154-164页
        6.3.1 清选性能响应面试验结果第154-155页
        6.3.2 籽粒清选损失在筛尾分布规律第155-162页
        6.3.3 粮箱籽粒含杂率与工作参数关系第162-164页
    6.4 籽粒清选损失多变量模糊控制器第164-173页
        6.4.1 多变量模糊控制规则第164-169页
        6.4.2 多变量模糊控制器性能试验第169-173页
    6.5 本章小结第173-175页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75-179页
    7.1 研究工作总结第175-177页
    7.2 创新点第177-178页
    7.3 展望第178-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7页
致谢第187-18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89-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奶中主要有害污染物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烤鱼过程中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及毒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