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s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1.1.1 现有微课模式的局限性 | 第12页 |
1.1.2 影视类微课的特性与优势 | 第12-13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1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2 微课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2.3 影视材料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影视类微课的界定 | 第15-17页 |
1.3.1 影视类微课的类别 | 第15-16页 |
1.3.2 影视类微课的定义及特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汉语影视口语微课的设计方案 | 第20-31页 |
2.1 适用于汉语教学的影视材料 | 第20-22页 |
2.1.1 选用的标准 | 第20-21页 |
2.1.2 获取途径 | 第21-22页 |
2.2 基于新HSK一级语言功能大纲的影视口语微课程的构建 | 第22-24页 |
2.2.1 教学话题与影视片段材料对应表 | 第22-23页 |
2.2.2 所选材料内容简介及其与话题的对应关系 | 第23-24页 |
2.3 设计总原则 | 第24-27页 |
2.3.1 一般微课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2.3.2 影视类口语微课设计原则 | 第25-27页 |
2.4 影视类口语微课设计流程 | 第27-31页 |
2.4.1 前期分析 | 第27-29页 |
2.4.2 课程设计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汉语影视类口语微课的技术处理 | 第31-37页 |
3.1 制作软件及教学素材的准备及处理 | 第31-33页 |
3.1.1 软件及素材的准备 | 第31页 |
3.1.2 教学素材的处理 | 第31-33页 |
3.2 影视类口语微课设计脚本示例 | 第33-37页 |
第四章 汉语影视口语微课的应用及教学应用 | 第37-52页 |
4.1 个案设计脚本...以《打招呼》为例 | 第37-43页 |
4.1.1 前期教学分析 | 第37-38页 |
4.1.2 教学设计 | 第38-40页 |
4.1.3 个案的制作 | 第40-43页 |
4.2 个案实施与学习效果调查 | 第43-44页 |
4.2.1 调查目的 | 第43页 |
4.2.2 调查内容 | 第43页 |
4.2.3 调查对象 | 第43-44页 |
4.2.4 调查方式 | 第44页 |
4.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44-52页 |
4.3.1 学习效果测试 | 第44-45页 |
4.3.2 微课设计要素调查 | 第45-49页 |
4.3.3 需求调查与题材选择 | 第49-50页 |
4.3.4 大纲匹配影视材料兴趣值调查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一 新HSK一级语言功能大纲 | 第56-60页 |
附录二 微课制作工具及素材库 | 第60-61页 |
附录三 案例学习效果研究调查问卷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