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乳品加工工业论文--各种乳制品论文

富含异黄酮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应用现状第12-16页
        1.2.1 大豆蛋白的结构第12-13页
        1.2.2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第13-14页
        1.2.3 大豆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第14-16页
    1.3 异黄酮的生物功能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1 抗肿瘤作用第17-18页
        1.3.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第18页
        1.3.3 对骨代谢及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第18页
        1.3.4 抗氧化作用第18-19页
        1.3.5 雌激素样作用第19页
        1.3.6 其他作用第19页
    1.4 异黄酮与大豆蛋白的相互作用第19-20页
    1.5 水热处理对大豆蛋白的影响第20-22页
    1.6 超滤膜技术在蛋白及乳品工业中的应用第22-23页
    1.7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3-25页
        1.7.1 本课题主要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实验室制备高异黄酮苷元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第25-37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5-27页
        2.2.1 实验材料第25页
        2.2.2 实验试剂第25-26页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6-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30页
        2.3.1 大豆分离蛋白 (SPI)的制备第27页
        2.3.2 富含异黄酮大豆蛋白的制备第27页
        2.3.3 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第27-29页
        2.3.4 β-葡萄糖苷酶处理天然大豆异黄酮对异黄酮苷元转化的影响第29页
        2.3.5 木瓜蛋白酶处理对蛋白中异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第29页
        2.3.6 pH 值和温度对 SPI 和 7S 大豆蛋白结合异黄酮的影响第29-30页
        2.3.7 粒度第30页
        2.3.8 ζ - 电位第30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35页
        2.4.1 β-葡萄糖苷酶处理对制备高异黄酮大豆蛋白的影响第30-32页
        2.4.2 木瓜蛋白酶处理对蛋白中异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第32页
        2.4.3 pH 值和温度对 SPI 结合异黄酮的影响第32-33页
        2.4.4 粒度和ζ - 电位分析第33-34页
        2.4.5 异黄酮含量测定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喷射蒸煮法结合超滤膜处理工业化制备高异黄酮苷元大豆分离蛋白第37-54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38-39页
        3.2.1 实验材料第38页
        3.2.2 实验试剂第38-39页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9页
    3.3 实验方法第39-43页
        3.3.1 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制备第39页
        3.3.2 富含异黄酮苷元的大豆分离蛋白(FHSPI-ISO)的制备第39-40页
        3.3.4 喷射蒸煮法处理对富含异黄酮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的影响第40-41页
        3.3.5 粒度和分散系数第41页
        3.3.6 ζ - 电位第41页
        3.3.7 膜通量的测定第41页
        3.3.8 蛋白截留率的测定第41-42页
        3.3.9 溶解度曲线的测定第42页
        3.3.10 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第42页
        3.3.11 X 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2页
        3.3.1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42-43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3页
        3.4.1 不同分子截留量超滤膜的膜通量比较第43-44页
        3.4.2 不同截留分子量(MWCO)超滤膜对喷射蒸煮处理结合异黄酮大豆蛋白的影响第44-46页
        3.4.3 水热处理温度对富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制备的影响第46-48页
        3.4.4 不同 pH 条件下进行喷射蒸煮对富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制备的影响第48-51页
        3.4.5 X 射线衍射分析(XRD)第51-52页
        3.4.6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52-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富含异黄酮功能性豆奶的制备及应用第54-65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54-55页
        4.2.1 实验材料第54页
        4.2.2 实验试剂第54页
        4.2.3 实验仪器第54-55页
    4.3 实验方法第55-57页
        4.3.1 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第55页
        4.3.2 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第55页
        4.3.3 粒度和分散系数测定第55页
        4.3.4 ζ - 电位测定第55-56页
        4.3.5 杜马斯定氮测定蛋白含量第56页
        4.3.6 抗氧化性的测定第56页
        4.3.7 稳定系数的测定第56页
        4.3.8 离心沉淀量的测定第56页
        4.3.9 高异黄酮功能性豆奶的调配第56-57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7-64页
        4.4.1 均质压力和次数对豆奶粒度的影响第57-59页
        4.4.2 豆奶产品粒度的变化第59-60页
        4.4.3 豆奶产品离心沉淀量的变化第60页
        4.4.4 豆奶产品稳定系数的变化第60-61页
        4.4.5 豆奶产品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第61-62页
        4.4.6 豆奶产品抗氧化性质的研究第62-63页
        4.4.7 感官评定第63-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件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香烟滤棒圆度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蔗糖加工过程中色值及液体糖总糖分的测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