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政策建议的实证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22页
        1.2.1 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及标准的研究第13-14页
        1.2.2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现实状况的研究第14-15页
        1.2.3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5-20页
        1.2.4 关于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措施的研究第20-22页
        1.2.5 简要评述第22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22-24页
        1.3.1 研究思路第22-23页
        1.3.2 研究框架第23-24页
    1.4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24页
        1.4.2 实证研究法第24-25页
2 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第25-29页
    2.1 心理健康的定义第25-26页
    2.2 心理健康的特点第26-27页
    2.3 心理健康的结构第27-29页
3 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第29-47页
    3.1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基本介绍第29页
    3.2 取样方法和样本特征第29-33页
        3.2.1 取样方法第29-31页
            3.2.1.1 多阶段抽样设计第29-30页
            3.2.1.2 抽样框设计第30-31页
        3.2.2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问卷设计第31-33页
        3.2.3 样本特征第33页
    3.3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描述性分析第33-42页
        3.3.1 初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第34-36页
        3.3.2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第36-37页
        3.3.3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男女差异第37-38页
        3.3.4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城乡差异第38-40页
        3.3.5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留守差异第40-42页
    3.4 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检验第42-47页
        3.4.1 变量的基本介绍第42页
        3.4.2 相关分析第42-44页
        3.4.3 回归分析第44-47页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7-56页
    4.1 研究结论第47-49页
    4.2 政策建议第49-56页
        4.2.1 推动城乡教育均等化第49-50页
        4.2.2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第50-51页
        4.2.3 联合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初中生第51-52页
        4.2.4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系统第52-53页
        4.2.5 鼓励体育锻炼第53页
        4.2.6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第53-56页
5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作者简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博谣言自净化机制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