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 前言 | 第10-11页 |
2 鱼鳞的概述 | 第11-12页 |
2.1 鱼鳞的结构组成 | 第11页 |
2.2 鱼鳞的化学组成 | 第11-12页 |
2.3 胶原蛋白与明胶的关系 | 第12页 |
3 鱼鳞利用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3.1 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3.2 提取鱼鳞明胶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3.3 提取鱼鳞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4 柠檬酸-苹果酸钙 | 第19-20页 |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4.2 柠檬酸-苹果酸钙的应用 | 第20页 |
5 鱼鳞加工产物的应用前景 | 第20-22页 |
5.1 鱼鳞胶原蛋白的应用 | 第20-21页 |
5.2 鱼鳞明胶的应用 | 第21-22页 |
5.3 鱼鳞羟基磷灰石的应用 | 第22页 |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鱼鳞柠檬酸-苹果酸钙的制备 | 第24-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1.2 仪器 | 第25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25-29页 |
1.3.1 原料预处理 | 第25页 |
1.3.2 鱼鳞基本成分分析 | 第25页 |
1.3.3 鱼鳞浸酸制备有机酸钙 | 第25页 |
1.3.4 提钙液中钙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1.3.5 有机酸钙得率的计算 | 第26页 |
1.3.6 提钙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1.3.7 单因素试验方案 | 第27-28页 |
1.3.8 响应面试验方案 | 第28页 |
1.3.9 柠檬酸-苹果酸钙水溶性测定 | 第28页 |
1.3.10 冷冻结晶温度和时间对柠檬酸-苹果酸钙水溶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2.1 草鱼鱼鳞基本成分分析 | 第29页 |
2.2 提钙过程中温度对羟脯氨酸溶出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2.3.1 酸浓度对钙得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2 液料比对钙得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3 温度对钙得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4 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比例对钙得率的影响 | 第33页 |
2.4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2.4.1 建立回归模型及分析 | 第33-38页 |
2.4.2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结果验证 | 第38页 |
2.5 冷冻结晶温度对钙盐的水溶性影响 | 第38页 |
2.6 冷冻结晶时间对钙盐的水溶性影响 | 第38-39页 |
2.7 柠檬酸-苹果酸钙与L—乳酸钙,碳酸钙,柠檬酸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草鱼鱼鳞明胶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41-5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5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41-42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42-45页 |
1.3.1 鱼鳞中蛋白酶解工艺 | 第42页 |
1.3.2 明胶提取率的测定 | 第42页 |
1.3.3 明胶凝胶强度的测定 | 第42页 |
1.3.4 酶解单因素试验 | 第42-43页 |
1.3.5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 | 第43页 |
1.3.6 明胶提取工艺优化的单因素试验 | 第43-44页 |
1.3.7 草鱼鱼鳞明胶灰分的测定 | 第44页 |
1.3.8 草鱼鱼鳞明胶勃式粘度的测定 | 第44页 |
1.3.9 草鱼鱼鳞明胶的等电点测定 | 第44页 |
1.3.10 草鱼鱼鳞明胶透射比的测定 | 第44页 |
1.3.11 草鱼鱼鳞明胶乳化性的测定 | 第44-45页 |
1.3.12 草鱼鱼鳞明胶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8页 |
2.1 酶解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2.1.1 加酶量对明胶提取率和凝胶强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2.1.2 酶解时间对明胶提取率和凝胶强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2.1.3 酶解温度对明胶提取率和凝胶强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2.1.4 酶解单因素试验最优工艺 | 第49页 |
2.2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2.2.1 建立回归模型及分析 | 第49-53页 |
2.2.2 最佳酶解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3页 |
2.3 明胶提取工艺优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2.3.1 提取时间对指标的影响 | 第53-54页 |
2.3.2 提取温度对指标的影响 | 第54-55页 |
2.3.3 料液比对指标的影响 | 第55-56页 |
2.4 草鱼鱼鳞明胶的灰分 | 第56页 |
2.5 草鱼鱼鳞明胶的粘度 | 第56页 |
2.6 草鱼鱼鳞明胶的等电点 | 第56-57页 |
2.7 草鱼鱼鳞明胶的透射比 | 第57页 |
2.8 草鱼鱼鳞明胶的乳化性 | 第57页 |
2.9 草鱼鱼鳞明胶的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鱼鳞明胶对鱼丸品质的影响 | 第59-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59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59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59-61页 |
1.3.1 草鱼鱼丸的制作工艺 | 第59-60页 |
1.3.2 草鱼鱼丸色泽测定 | 第60页 |
1.3.3 草鱼鱼丸持水性测定 | 第60页 |
1.3.4 草鱼鱼丸TPA模式质构参数测定 | 第60页 |
1.3.5 草鱼鱼丸凝胶强度测定 | 第60-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2页 |
2.1 草鱼鱼鳞明胶对鱼丸色泽的影响 | 第61页 |
2.2 草鱼鱼鳞明胶对鱼丸持水性的影响 | 第61页 |
2.3 草鱼鱼鳞明胶对鱼丸质构特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2.4 草鱼鱼鳞明胶对鱼丸凝胶特性的影响 | 第6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历 | 第74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