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性别角色的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1.1 性别角色的界定 | 第11-12页 |
1.1.2 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1.1.3 性别角色类型的模型与研究 | 第14-16页 |
1.2 自尊的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2.1 外显自尊的界定 | 第16页 |
1.2.2 外显自尊的测量 | 第16-17页 |
1.2.3 内隐自尊的界定 | 第17页 |
1.2.4 内隐自尊的测量 | 第17-19页 |
1.2.5 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 | 第19-20页 |
1.3 适应状况的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1.3.1 大学生适应的界定 | 第20-21页 |
1.3.2 大学生适应的测量 | 第21页 |
1.3.3 大学生适应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1.4 性别角色、自尊与适应状况的关系研究 | 第22-25页 |
1.4.1 性别角色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 第22-23页 |
1.4.2 性别角色与适应状况的关系研究 | 第23-24页 |
1.4.3 自尊和适应状况的关系研究 | 第24-25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5-27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2.2.1 理论意义 | 第25-26页 |
2.2.2 实践意义 | 第26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3 实证研究 | 第27-60页 |
3.1 研究一:大学生性别角色与适应状况的调查 | 第27-45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3.1.2 研究工具 | 第27-28页 |
3.1.3 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研究结果 | 第28-33页 |
3.1.4 大学生适应状况的研究结果 | 第33-36页 |
3.1.5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适应状况关系的研究结果 | 第36-39页 |
3.1.6 讨论 | 第39-44页 |
3.1.7 结论 | 第44-45页 |
3.2 研究二:大学生性别角色、自尊与适应状况的关系研究 | 第45-60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45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45-47页 |
3.2.3 大学生自尊的研究结果 | 第47-49页 |
3.2.4 内外自尊分离指标与性别角色、适应状况的关系研究结果 | 第49-53页 |
3.2.5 大学生性别角色、自尊与适应状况的关系研究结果 | 第53-55页 |
3.2.6 讨论 | 第55-58页 |
3.2.7 结论 | 第58页 |
3.2.8 建议 | 第58-60页 |
4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 | 第67-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