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6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8-9页 |
(三)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1.提高学生书面语运用能力 | 第9页 |
2.提高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效率 | 第9页 |
3.丰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经验 | 第9页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1.中介语理论 | 第9-10页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0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文献法 | 第10-11页 |
2.比较法 | 第11页 |
3.举例法 | 第11页 |
4.调查评价法 | 第11页 |
(六)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任务型教学法研究概况与发展 | 第11-14页 |
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一、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16-23页 |
(一)任务型教学法 | 第16-18页 |
1.任务型教学法的界定 | 第16-17页 |
2.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 第17页 |
3.任务型教学法的要素分析 | 第17-18页 |
(二)对外汉语写作教学 | 第18-22页 |
1.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特点 | 第18-20页 |
2.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目标 | 第20页 |
3.目前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 | 第22-23页 |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 第23-27页 |
(一)运用原则 | 第23-25页 |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 第23页 |
2.教师辅助原则 | 第23-24页 |
3.任务典型性原则 | 第24页 |
4.“用中学”原则 | 第24页 |
5.形式和内容相平衡原则 | 第24-25页 |
6.其他原则 | 第25页 |
(二)运用步骤 | 第25-27页 |
1.任务前阶段 | 第25-26页 |
2.任务中阶段 | 第26页 |
3.任务后阶段 | 第26-27页 |
三、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学设计 | 第27-34页 |
(一)本设计的相关分析 | 第27-29页 |
1.设计背景 | 第27页 |
2.教学对象 | 第27页 |
3.教材分析 | 第27-28页 |
4.教学目标 | 第28页 |
5.内容选取 | 第28-29页 |
(二)《香港之旅》教学设计 | 第29-32页 |
(三)教学反馈 | 第32-34页 |
四、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学建议 | 第34-37页 |
(一)坚持任务型教学法的主导地位 | 第34页 |
(二)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 | 第34页 |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34-35页 |
(四)健全评价机制 | 第35页 |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