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外非洲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一、布隆迪大学汉语教育现状 | 第11-14页 |
(一)布隆迪大学汉语教育的历程 | 第11-12页 |
1. 布隆迪大学简介 | 第11页 |
2. 布隆迪大学汉语教育的历程 | 第11-12页 |
(二)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育的现状 | 第12-14页 |
二、布隆迪大学汉语教育调查问卷分析 | 第14-28页 |
(一)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与教师调查问卷说明 | 第14-15页 |
1.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第14页 |
2.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第14-15页 |
(二)布隆迪大学汉语教育学生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 第15-24页 |
1. 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 | 第15-16页 |
2. 学生学习汉语的态度 | 第16-19页 |
3. 学生学习汉语的方法 | 第19页 |
4. 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 第19-21页 |
5. 学生使用教材情况 | 第21-23页 |
6. 学生的课堂秩序及课时安排 | 第23-24页 |
(三)布隆迪大学汉语教育教师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 第24-28页 |
1. 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第24-25页 |
2.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情况 | 第25页 |
3. 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第25-27页 |
4. 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27页 |
5. 文化差异情况调查分析 | 第27-28页 |
三、布隆迪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1. 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积极性 | 第28页 |
2. 学生学习汉语的态度不认真 | 第28页 |
3. 学生学习汉语方法单一 | 第28页 |
4.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 第28-30页 |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1. 部分汉语教师普通话不过关 | 第30页 |
2. 志愿者教师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 公派教师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三)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1. 教材类型过于单一 | 第32页 |
2. 教材普及度不够 | 第32页 |
3. 教材难度小,文化素材少 | 第32页 |
(四)文化差异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1. 不同的行为规范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32-33页 |
2. 不同专业的不同课时安排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33-34页 |
四、布隆迪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对策研究 | 第34-39页 |
(一)学生方面的对策 | 第34-35页 |
1. 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学习动力 | 第34页 |
2. 教师教学要有针对性和必要的正确引导 | 第34-35页 |
(二)教师方面的对策 | 第35-36页 |
1. 志愿者教师应加强专业化的培训和适当的心理疏导 | 第35-36页 |
2. 加强公派教师师范性,公派教师年轻化 | 第36页 |
(三)教材方面的对策 | 第36-37页 |
1. 孔子学院加大对教材的资金投入,提高教材普及度 | 第36页 |
2. 一本教材为主,结合多本教材与实际情况教学 | 第36-37页 |
(四)文化差异方面的对策 | 第37-39页 |
1. 在求同存异中严肃课堂纪律 | 第37页 |
2. 教师灵活安排汉语课堂的教学进度并提高教学趣味性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