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西安市高中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心理健康 | 第13-15页 |
·课程 | 第15页 |
·心理健康课程 | 第15-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国内心理健康课程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国外心理健康课程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第2章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基础 | 第20-28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0页 |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 第20-21页 |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 第21页 |
·发展心理学理论 | 第21-22页 |
·积极心理学理论 | 第22-23页 |
·政策依据 | 第23-24页 |
·心理健康课程特点 | 第24-28页 |
·课程目标动静结合强调发展性 | 第24-25页 |
·课程内容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 第25-26页 |
·注重师生的对话与交流 | 第26页 |
·教学方法的自主性 | 第26页 |
·强调动态评价 | 第26-28页 |
第3章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 第28-40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8-37页 |
·课程设置 | 第28-30页 |
·教师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课堂教学 | 第32-33页 |
·辅助情况 | 第33-34页 |
·效果与评价 | 第34-3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边缘化 | 第37页 |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无体系 | 第37-38页 |
·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水平差异大 | 第38页 |
·教材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 | 第38页 |
·心理健康教师地位得不到保障 | 第38-39页 |
·心理健康教师没有形成合力 | 第39-40页 |
第4章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对策 | 第40-50页 |
·为高中心理健康课程进行科学的定性与定位 | 第40-42页 |
·明确心理健康课程的属性 | 第40-41页 |
·明确心理健康课程在高中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 第41-42页 |
·构建普及面更广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 第42-43页 |
·以课程为基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 第42页 |
·以活动为主要特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 第42-43页 |
·以团体辅导、讲座为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 | 第43页 |
·加强心理健康教材建设 | 第43-45页 |
·突现学生的主体性 | 第44页 |
·契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 第44页 |
·以社会发展现实为背景 | 第44页 |
·突出活动性特色 | 第44页 |
·体现整合性思路 | 第44-45页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第45-47页 |
·明确心理健康教师角色职能 | 第45-46页 |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师的选拔和培训 | 第46-47页 |
·提高心理健康教师地位和待遇 | 第47页 |
·注重课程的拓展及教育资源的优化 | 第47-49页 |
·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 第47-48页 |
·渗透班主任的力量 | 第48页 |
·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 第48-49页 |
·改革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评价体系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