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0 绪论 | 第13-30页 |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苹果渣综合利用的意义 | 第13-15页 |
·生产燃料酒精的意义 | 第13-14页 |
·生产柠檬酸的意义 | 第14-15页 |
·苹果渣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苹果渣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燃料酒精的世界状况 | 第16-17页 |
·苹果渣生产燃料酒精的意义 | 第17页 |
·苹果渣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17-18页 |
·酸水解 | 第17页 |
·碱水解 | 第17页 |
·纤维素酶水解 | 第17-18页 |
·苹果渣生产燃料酒精的生物传感器评价方法简介 | 第18-21页 |
·生物传感器研究起源 | 第18页 |
·SBA-40C 型系列生物传感器的作用原理 | 第18-20页 |
·现今生物传感器种类 | 第20页 |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 第20-21页 |
·生物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柠檬酸的生产历史 | 第21页 |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 | 第21-22页 |
·水果提取法 | 第21页 |
·化学合成法 | 第21-22页 |
·生物发酵法 | 第22页 |
·柠檬酸菌种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柠檬酸生产原料的研究 | 第23-25页 |
·以玉米粉、薯干粉、木薯等粉淀粉质原料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以果渣为原料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利用工农业生产废弃物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 第25页 |
·柠檬酸发展前景 | 第25-26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和创新点 | 第26-27页 |
·课题立体背景和意义 | 第26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1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苹果渣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0-39页 |
·实验器材 | 第30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温度及压力处理对苹果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果胶酶酶解对苹果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纤维素酶酶解对苹果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温度及压力处理对苹果渣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果胶酶作用时间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果胶酶作用pH 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3页 |
·果胶酶作用温度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果胶酶添加量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果胶酶酶解条件的正交优化 | 第35页 |
·纤维素酶酶解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2 燃料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39-49页 |
·实验设备 | 第39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苹果渣糖化液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39-40页 |
·发酵周期的确定 | 第39-40页 |
·发酵温度的确定 | 第40页 |
·发酵pH 的确定 | 第40页 |
·酵母接种量的确定 | 第40页 |
·最佳氮源的确定 | 第40页 |
·糖化液发酵工艺参数的正交优化 | 第40-41页 |
·酒精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酵母菌酒精发酵机理 | 第42页 |
·酵母的有氧和无氧预处理对产酒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发酵周期的确定 | 第43页 |
·发酵温度的确定 | 第43-44页 |
·发酵pH 值的确定 | 第44页 |
·酵母接种量的确定 | 第44-45页 |
·最佳氮源的确定 | 第45-46页 |
·正交试验优化糖化液发酵工艺参数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3 柠檬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49-57页 |
·实验设备 | 第49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斜面种子和液体种子的制备 | 第49-50页 |
·柠檬酸测定方法:醋酸酐-吡啶法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孢子悬浮液与液体种子培养基的产酸能力比较 | 第50-51页 |
·黑曲霉最适发酵pH 的确定 | 第51页 |
·黑曲霉最适发酵温度的确定 | 第51-52页 |
·黑曲霉最佳接种量的确定 | 第52-53页 |
·黑曲霉最适发酵周期的确定 | 第53-54页 |
·甲醇浓度对柠檬酸产量的影响 | 第54页 |
·柠檬酸发酵的验证实验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4 残渣的利用 | 第57-6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8页 |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页 |
·粗蛋白的测定 | 第58页 |
·粗脂肪的测定 | 第58页 |
·粗灰分的测定 | 第58页 |
·粗纤维的检测 | 第58页 |
·钙的测定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64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