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操纵理论对操纵的论述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操纵理论主要纲领综述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意识形态对翻译行为的操纵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诗学观对翻译行为的操纵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赞助系统对翻译行为的操纵 | 第15-16页 |
第五节 操纵三因素之间的关系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夏宜楼》英译中目的语文化对翻译行为的操纵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审美意象缺损造成的翻译变通 | 第18-21页 |
第二节 意识形态差异对原文的“改写”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夏宜楼》英译中译者文化对翻译行为的操纵 | 第23-39页 |
第一节 译者的社会时代标记在翻译行为中的展现 | 第23-27页 |
第二节 译者的伦理观对翻译行为的影响 | 第27-31页 |
第三节 译者的诗学观对翻译行为的操纵 | 第31-35页 |
第四节 译者的翻译目的对翻译行为的制控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对操纵理论的反思 | 第39-43页 |
第一节 翻译行为的操纵因素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翻译操纵两重性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54页 |
注释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