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4-20页 |
0.1 植物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0.1.1 花色苷结构和种类 | 第14-15页 |
0.1.2 花色苷的稳定性 | 第15-16页 |
0.1.3 花色苷的抗氧化性 | 第16页 |
0.1.4 花色苷抗氧化性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 第16-17页 |
0.2 雪菊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0.3 抗氧化机制Nrf2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0.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1章 昆仑雪菊花色苷的制备研究 | 第20-33页 |
1.1 引言 | 第20页 |
1.2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1.2.1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1.2.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1.3.1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1.3.2 超声辅助酶法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21-22页 |
1.3.3 超声波辅助法响应面优化设计 | 第22-24页 |
1.3.4 响应面验证实验 | 第24页 |
1.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24-31页 |
1.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4-26页 |
1.4.2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1.4.3 回归模型及方差分析 | 第27-28页 |
1.4.4 各因素交互作用响应面分析 | 第28-31页 |
1.4.5 响应面优化验证实验 | 第31页 |
1.5 结论 | 第31-33页 |
第2章 昆仑雪菊花色苷纯化及稳定性研究 | 第33-54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5-39页 |
2.3.1 昆仑雪菊花色苷静态纯化 | 第35-36页 |
2.3.2 昆仑雪菊花色苷动态纯化 | 第36-38页 |
2.3.3 昆仑雪菊花色苷稳定性受物理因素影响情况 | 第38页 |
2.3.4 昆仑雪菊花色苷稳定性受化学因素影响情况 | 第38-39页 |
2.3.5 昆仑雪菊花色苷稳定性受金属离子影响情况 | 第39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52页 |
2.4.1 昆仑雪菊花色苷静态纯化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2.4.2 昆仑雪菊花色苷动态纯化实验结果 | 第42-46页 |
2.4.3 昆仑雪菊花色苷稳定性受物理因素影响情况 | 第46-47页 |
2.4.4 昆仑雪菊花色苷稳定性受化学因素影响情况 | 第47-48页 |
2.4.5 昆仑雪菊花色苷稳定性受金属离子影响情况 | 第48-52页 |
2.5 结论 | 第52-54页 |
第3章 昆仑雪菊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4-69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4-5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5-59页 |
3.3.1 化学水平抗氧化研究 | 第55-56页 |
3.3.2 细胞水平抗氧化研究 | 第56-57页 |
3.3.3 抗氧化机制研究 | 第57-59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8页 |
3.4.1 昆仑雪菊花色苷对DPPH,·OH-和·O_2~-的清除力 | 第59-60页 |
3.4.2 细胞水平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0-64页 |
3.4.3 抗氧化机制研究 | 第64-68页 |
3.5 结论 | 第68-69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