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一、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 第13-14页 |
二、地州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 第14-17页 |
三、地州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区域化建设研究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三、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第二章 玉溪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 | 第25-37页 |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概况分析 | 第25-28页 |
一、玉溪师范学院概况 | 第25-27页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现状 | 第27页 |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情况 | 第28-33页 |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 第28-30页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行教材 | 第30-31页 |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资源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师生情况 | 第33-37页 |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资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情况分析 | 第34-37页 |
第三章 玉溪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师生评价调查与分析 | 第37-61页 |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调查设计 | 第37-38页 |
一、调查时间 | 第37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37-38页 |
三、调查目的 | 第38页 |
四、调查方法 | 第38页 |
五、数据分析 | 第38页 |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61页 |
一、人才培养方面 | 第39-41页 |
二、师资力量方面 | 第41-45页 |
三、课程设置方面 | 第45-48页 |
四、专业教学方面 | 第48-54页 |
五、实习就业方面 | 第54-56页 |
六、区域化建设方面 | 第56-61页 |
第四章 玉溪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存在问题与措施 | 第61-76页 |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存在问题分析 | 第61-67页 |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 第61-62页 |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明确 | 第62页 |
三、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 第62-63页 |
四、缺乏专业带头人和名师 | 第63-64页 |
五、在校学生发展不平衡 | 第64页 |
六、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 第64-65页 |
七、现行教材实用性低 | 第65页 |
八、缺乏精品课程建设 | 第65-66页 |
九、实训条件较差 | 第66页 |
十、就业与专业不对 | 第66-67页 |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建议 | 第67-76页 |
一、找准专业定位 | 第67-68页 |
二、明确人才培养模式 | 第68页 |
三、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 第68-69页 |
四、培养专业带头人和名师 | 第69-70页 |
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 第70-71页 |
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 第71-72页 |
七、增强教材实用性 | 第72-73页 |
八、打造精品课程 | 第73页 |
九、改善实习条件 | 第73-74页 |
十、增加就业机会 | 第74-76页 |
第五章 地州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区域化建设构想 | 第76-87页 |
第一节 玉溪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区域化建设论证分析 | 第76-79页 |
一、专业区域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76-78页 |
二、专业区域化建设的可行性 | 第78-79页 |
第二节 玉溪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区域化建设建议 | 第79-83页 |
一、基于玉溪的专业区域化建设 | 第79-81页 |
二、面向东南亚的专业区域化建设 | 第81-83页 |
第三节 地州院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区域化建设构想 | 第83-87页 |
一、确定区域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83-84页 |
二、优化区域化的课程设置 | 第84页 |
三、完成区域化的教材建设 | 第84-85页 |
四、完善区域化的实习体系 | 第85-8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