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正反疑问句习得偏误分析--以郑州大学汉语预科生和进修生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正反疑问句的定义 | 第10页 |
二、正反疑问句类属 | 第10-11页 |
三、正反疑问句句式结构研究 | 第11-12页 |
四、正反疑问句语义与语用研究 | 第12页 |
五、正反疑问句二语习得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六、总结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正反疑问句形式结构及调查问卷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正反疑问句形式结构 | 第14-18页 |
第二节 调查问卷 | 第18-24页 |
一、调查对象及目的 | 第18-19页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第19页 |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19-23页 |
四、问卷调查的缺陷 | 第23页 |
五、总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正反疑问句偏误类型分析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正反疑问句“X不X”形式偏误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正反疑问句“VO不VO”形式偏误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正反疑问句中补结构偏误 | 第26-27页 |
第四节 正反疑问句状中结构偏误 | 第27-28页 |
第五节 正反疑问句中“是不是”偏误 | 第28-29页 |
第六节 句尾误加语气词“吗”偏误 | 第29页 |
第七节 “不”和“没(有)”混淆 | 第29-30页 |
第八节 助词“了”偏误 | 第30-31页 |
第九节 否定副词的泛化偏误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留学生正反疑问句偏误产生原因及教学建议 | 第32-37页 |
第一节 留学生正反疑问句偏误产生原因 | 第32-34页 |
一、对正反疑问句定义认识不清 | 第32-33页 |
二、对目的语知识掌握不牢固 | 第33页 |
三、教学使用的媒介语知识负迁移 | 第33-34页 |
四、教材的编排 | 第34页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第34-37页 |
一、明确正反疑问句定义 | 第34-35页 |
二、加强各正反疑问形式之间对比归纳 | 第35-36页 |
三、加强正反疑问句相关汉语知识的学习 | 第36页 |
四、加强复练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