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2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2.1 教材的选取 | 第12-13页 |
1.2.2 关于“综合性教材”与“分支教材”的界定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对比分析法 | 第14页 |
1.4.2 定量分析法 | 第14-15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5.1 输入假说 | 第15页 |
1.5.2 学习迁移理论 | 第15页 |
1.5.3 遗忘理论 | 第15-16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7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7.1 关于综合性教材的研究 | 第16-17页 |
1.7.2 关于分支教材的研究 | 第17页 |
1.7.3 关于综合性教材与分支教材的配合状况的研究 | 第17-18页 |
1.7.4 对《成功之路》系列教材的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综合性教材与分支教材话题的配合情况 | 第19-30页 |
2.1 三本教材课文话题分类与统计 | 第19-24页 |
2.2 三本教材共有话题的分布与顺序 | 第24-27页 |
2.3 三本教材共有话题的复现方式 | 第27-29页 |
2.3.1 同一话题下,选择不同的子话题 | 第27页 |
2.3.2 话题相同,情景和表达方式不同 | 第27-28页 |
2.3.3 符合各教材的课型特点 | 第28-29页 |
2.4 话题配合情况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综合性教材与分支教材词汇的配合情况 | 第30-46页 |
3.1 三本教材词汇的编排特点 | 第30页 |
3.2 三本教材课文词汇量分析 | 第30-32页 |
3.3 三本教材的生词在《词汇大纲》中的等级分布 | 第32-35页 |
3.4 三本教材共有词汇的复现配合 | 第35-45页 |
3.4.1 综合教材与读写教材的共有词汇 | 第35-38页 |
3.4.2 综合教材与听说教材的共有词汇 | 第38-41页 |
3.4.3 读写教材与听说教材的共有词汇 | 第41-45页 |
3.5 词汇配合情况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综合性教材与分支教材语言点的配合情况 | 第46-59页 |
4.1 语言点的选取及编排特点 | 第46-48页 |
4.2 三本教材语言点统计与分析 | 第48-52页 |
4.2.1 综合教材语言点的等级分布 | 第48-51页 |
4.2.2 分支教材覆盖综合教材语言点的情况分析 | 第51-52页 |
4.3 三本教材共有语言点的复现方式 | 第52-57页 |
4.3.1 综合教材总括,分支教材巩固与发散 | 第52-55页 |
4.3.2 同一语言点,展现多种用法、搭配 | 第55-57页 |
4.4 语言点配合情况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对《成功之路》(进步篇)及其分支教材配合情况的思考与建议 | 第59-63页 |
5.1 关于教材配合问题的思考 | 第59-60页 |
5.2 关于听说读写课程顺序配合的思考 | 第60-61页 |
5.3 对教材内容的建议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