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微电影课程教学初探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理论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对外汉语影视教学 | 第12-18页 |
2.1 影视教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1.1 对外汉语影视教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1.2.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影视教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2 对外汉语影视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2.1 输入假说 | 第14-15页 |
2.2.2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情景记忆 | 第15-16页 |
2.2.3 视听法与交际法 | 第16页 |
2.2.4 跨文化交际学 | 第16-18页 |
第3章 对外汉语微电影课程设计与教学 | 第18-28页 |
3.1 微电影概说 | 第18-19页 |
3.2 微电影与对外汉语相结合的可行性 | 第19-20页 |
3.3 微电影课程设计 | 第20页 |
3.4 微电影课程的教学原则 | 第20-22页 |
3.5 微电影的选择 | 第22-25页 |
3.5.1 微电影的选择原则 | 第22-24页 |
3.5.2 微电影的来源与内容 | 第24-25页 |
3.6 微电影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 第25-28页 |
第4章 教学设计举例 | 第28-37页 |
4.1 剧情简介和选择理由 | 第28-29页 |
4.1.1 剧情简介 | 第28页 |
4.1.2 选择理由 | 第28-29页 |
4.2 教学设计 | 第29-35页 |
4.3 教学后记与反思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一 微电影目录 | 第41-42页 |
附录二 《把乐带回家》台词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